笔趣阁 > 女配自救计划(穿书)(苏北以北) >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此事说来话长。”凌兆开了口,道,“先吃饭吧,等吃完了我们慢慢说。”

        苏云飞满肚子的疑问,哪还有心情吃饭,草草往嘴里塞了几口,就说吃饱了,顾宁放下为她夹菜的筷子,转头吩咐人先去凉亭里备好茶水,端的是十分周到。

        真正的要了解父亲的往事,苏云飞心中有些许忐忑。她心里明白自己对凌兆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虽然都表面报有怀疑态度,但心底终究还是慢慢地生出了信任,这种信任仿佛是来自一种天性。

        想到这儿,苏云飞心里微微发苦,更加想念宋元了。他这个人深藏不露,既然这般放心地把自己丢在这里,就说明自己并没有任何的危险。

        得出这样一个结果,令苏云飞顿觉轻松不少。

        饭毕,三人来到凉亭,顾宁遣退了周围婢女,只余他们三人。苏云飞隐隐觉出,下面听到的事情一定没那么简单。

        当年发生的事,顾宁年纪尚小了解不多,便由最清楚的凌兆缓缓脱口而出。这段尘封了的往事,逐渐展现在苏云飞的眼前。

        当年的上清门排在四大门派之末,且门中弟子行事颇为低调,故当初楚襄故习成三十六式一直不曾显露山水,乃至常为武林人津津乐道说上清门已快要脱出四大名门之流,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直到三年后的一次武林会盟,他这个籍籍无名的大弟子因一个意外立时名动江湖。

        这武林会盟乃是皓月宗发起的一个不论世家、不论身份的盛会,意在交流切磋。彼时的皓月宗隐隐有武林第一名门的势头,其掌门徐世秋放下豪言,此次盛会没有请帖,凡武林中人有意向者皆可来参加。表面上是天下大同之词,实际上徐世秋想借此机会奠定皓月宗‘天下第一门派’的名头。

        那时的碧心山庄还是个普通世家,尚未跻身四大门派。作为江湖首推四大名门的另外三户,上清门、观音楼、灵山派自然要卖皓月宗的面子。

        当日,上清门掌门张元池挑选了门中十几名资质中庸的弟子赶往赴宴,且由大弟子楚襄故,二弟子凌兆陪伴左右。临行前特地交代,切磋之事中规中矩不必冒头,之所以带上二人意在‘学习’。这学习二字不言而喻,隐晦的言词中定下了二人今后在门中的地位。

        这场武林会盟的地点定在皓月宗的校场,一个足以容纳上千人的场地,光是席面就摆了一百六十桌,许多小厮婢女匆忙穿梭其中,端茶递水,捧上糕点和瓜果,在武林中盛况空前。

        被众人包围的校场中间,伸出一方两层高台,第一层离地面有一丈高,而第二层仅比第一层仅高出六寸。第一层台阶四周坐的便是四大名门的掌门及其弟子,第二层则是留给今天的重头戏。

        楚襄故和凌兆站在张元池的身后,不动声色地打量众人。

        二人皆是孤儿,从小吃住一处,感情尤为深厚。年少的凌兆颇为好动,没一会就坚持不住了,看着皓月宗掌门徐世秋站在高处慷慨陈词,歪着头悄悄对楚襄故调侃道:“你瞧他那两撇山羊胡子,跟江湖上那些坑蒙拐骗的算命的一样丑。”

        性格沉稳的楚襄故警告地瞪了他一眼。

        作为东道主的徐世秋为助长气氛,还命人捧出了彩头,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剑是好剑,但还不够顶尖,但凡来赴宴的人一部分是为自己挣个名头,另一部分则是看热闹。即便彩头个鸡蛋,也会有人前仆后继。

        这场武林会盟整整持续了三日。也出了玉面公子、无情铁爪、雪花剑等一类的拔萃人物。比试中没什么规矩,想上便上,只一条,不可伤人性命。若是两人有恩怨也不可台上厮杀,若违此条当即打下擂台。

        所以,无论输赢俱都一笑泯之,倒也引得在坐一众跃跃欲试,气氛高涨。

        最后一日,一众宾客不再登台,混江湖的眼力劲儿都是最好的,头两天皓月宗任他们玩耍,门派中却无一人上场,那自然是要等到最合适的时机。眼下最后一天,自然是他们的独角戏无疑了,试问哪个不开眼的敢上去与他们为敌?

        不少人从中嗅到了非比寻常的意味,等着看好戏。

        比试之前,徐世秋语重心长,感叹门派之间应当多多走动,相互学习、扬长避短之类的冠冕之词,才故作谦让地请其他门派掌门先派弟子出场。

        另外的三位掌门怎看不出他的笑里藏刀。灵山派掌门周义率先遣一名弟子上场,皓月宗派出一名弟子与之比试。

        有人打了头阵,接下来的比试便顺理成章,虽说比武点到即止,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胜负要分,脸面要挣。能像张元池这般不争锋冒头的实为罕见。

        一天比试过半,四大门派的弟子打得热血沸腾,待到下午更是空前高涨,皓月宗的弟子胜多输少,越发显得技高一筹,观音楼排在第二,灵山派排在第三,上清门垫底。

        凌兆瞧着皓月宗一众弟子得意的鼻孔朝天,心里十分不舒服,他已经上了一次场,遵师傅教诲‘险中求胜’赢了皓月宗一名弟子。此时场中比试的两人是皓月宗大弟子徐天对观音楼一名弟子。

        此时徐天已经连战三场状态有些疲软,但那名观音楼弟子仍勉强和他打个平手,可见其功力在年轻一辈中拔尖。

        两人走了十几招观音楼弟子逐渐败下阵来,退出高台。

        徐天站在台上仍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没有半分下台的意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前几场比试已经消耗了徐天大量的力气,这个时候倘若有一名功力上乘的弟子上台,他必然要败下阵。

        众目睽睽之下,其他几派不愿落下‘乘人之危’的口舌,一时间竟无人愿上场比试。

        僵持半晌,徐天率先抱拳开口道:“弟子谨记家师所言,只意在切磋,不逞胜负,晚辈练武成痴,难得能与众师兄弟们比试,技痒难耐厚着脸皮讨教,希望多多担待。”

        他这番话说得巧妙,让人无法怪罪。

        良久,灵山派那边走出一名手持长剑的青衣女子,缓缓登台,自报名讳姓沈名清。

        那姑娘长得斯文秀美,身手却不弱,两人来回过招竟有压制徐天的势头。徐天却不是个怜香惜玉的人,知道自己消耗不少,便开始以巧制敌,剑法一改之前的招数,变得刁钻起来。

        凌兆和楚襄故见坐在前面的掌门抚须点头道,“遇强则强,遇弱则弱,不错,不错。”

        凌兆纳闷,转头问楚襄故道:“师傅是什么意思?”

        楚襄故面无表情道:“徐天看似强弩之末,实则一直保留实力,所以才有恃无恐一直接受挑战。”

        凌兆撇嘴,“原来这小子是装的。”

        楚襄故道:“这是战略。”

        很快,台上处于上风的沈清开始落于下风,几招过后,徐天一掌推出直把沈清手中的长剑打得脱手飞出,他这一掌是要结束这场比试,力道自然不小,只见那剑直直飞出,窜向人群。

        而剑飞射的方向正是上清门一众,眼见那锋利的剑锋就要刺进人群,楚襄故从腰间掏出一块指甲大的碎银屈指送出,只听当啷一声,不偏不倚击中剑身,剑一歪和那块碎银一起落在了地上。

        众人虽没瞧清是谁打出的暗器,却看清了碎银飞出的方向。四大门派围绕比试台泾渭分明,按照飞出的方向只可能是上清门。

        上清门掌门坐在第一位,若是动手台上众人自是看得十分清楚,所以打出碎银之人只能是他身后的弟子。

        其实这倒也并不是什么大事,许多人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个意外。但放在徐天眼里,却觉得这是挑衅,反抗。他面上表情做得滴水不漏,提出想要与之比试的要求。

        楚襄故便在师傅的默许下上了台。

        起初二人都存着试探之意,招式并不凌厉,等两人你来我往数十招后,徐天再也沉不住气,想像之前那样就此结束比试,然而当他使出自以为可以打败楚襄故的招式时,却被楚襄故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徐天又惊又怒,刚才那招他最引以为傲,施展时还暗自觉得用这招对付楚襄故尤为可惜,现在这出乎意料的情况让他倍感羞辱。

        两人比试的时间变得漫长,徐天心急如焚,若说方才他还保留实力,那么此刻就恨不得撕碎了对方。

        见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了楚襄故,十数招后,徐天竟铤而走险,汇出全身内力想要一招败敌。在所有人看来他只是竭尽全力,正常人不会因一场比试做下这等拿性命相抵的蠢事,楚襄故也是这么认为。

        所以他施展身形避开剑势,一掌拍在徐天的胸口,不轻不重,却令对方口吐鲜血飞了出去,楚襄故这才发觉对方不要命的打法。

        皓月宗掌门徐世秋见爱徒重伤,当即飞身而出,一掌拍向楚襄故,含怒而发又是宗师级别,这一掌在许多人看来几乎可以废了楚襄故。

        楚襄故原地不动接了一掌,反倒是徐世秋“蹬蹬蹬”连退三步。霎时间,上千人身处的校场内一片寂静。

        这一幕注定要载入史册,轰动武林。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4797373/180084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