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风云史(小谢哥哥) > 第三十二章突袭萨尔浒(二)

第三十二章突袭萨尔浒(二)


众人想起率先逃跑的军将士兵,嘴里发出低低的咒骂,眼中‘露’出痛恨的目光。

        “目前,盖辽军新编成军,训练有所欠缺,相互配合生疏,火器有所不足,最重要的是失败的经历使我们士气低落,严重创伤了我们的‘精’神。

        因此我军急需一场胜利,能够治疗失败这种病的,唯有胜利。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很不错,最重要的是我军有勇气一战,粮草充足,盔甲不缺,一切器械俱全。这就是我盖辽军状况,各位有没有补充的。”

        “大人,我军的勇气只怕也有问题。”边高林担忧道。

        “留下来的士兵都是自愿的,而且是我认为有军人勇气的,因此你所说的是失败的经历所带来的,是士气而不是勇气,只要胜利,立即可以治疗好这种疾病。”

        见没有人发表意见,卞为鸾道:”接下来教官会为各位讲解如何按照,原盖州营的方法排兵布阵和作战。

        在此之前,首先每个阵要挑选五位队长五位副队长,协助你们指挥和控制军阵,你们的职责是指挥阵级队形进退,队级军官的职责是控制各队在阵级队形内和士兵武器的合理运用。

        好吧,我们的商议就到此为止,我们一起出去见见士兵,鼓舞士气,令士兵有一颗勇敢的心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等卞为鸾等人走入场中,军队的重新编组已经完成,接着先完成队级军官挑选,队级军官一般按照原军职大小给予,因此队级军官一般为伙长果长,原本就是管理一般士兵的,也可以令盖辽军保持较好的指挥和控制。

        然后让盖州营的老兵分别演练进攻和撤退作战给新成立的各阵观摩,最后是教官给戊己庚三个新阵的军官讲解步兵三兵种的运用、队阵两级军官的权利和职责。

        此时天‘色’微暗,最后就是挑选铠甲,让新军军士各挑选一套锁子甲和一套镶铁棉甲,这样全军每人都有两三重铠甲。

        军官装备锁子甲加铁甲加镶铁棉甲,担任搏斗重任的短枪兵也有这种装备,普通士兵装备锁子甲加两套镶铁棉甲,一百多人的预备队装备为一套镶铁棉甲,全军防御能力大幅提升。

        相对来说,原盖州营的四个阵装备要好一些,手掌和脚面都有铁甲保护,卞为鸾也打算将其作为主力使用,四个阵,每个阵有一百多的盖州营老兵,其他都是参加过此次作战的老兵。

        新兵有一百多人作为预备队使用,其他的平均分配给其余五个步兵阵,同时也有八十余名骑兵被编入步兵阵。

        三月四日,新编的九个步兵阵开始训练,要想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内训练步伐是不现实的,唯有训练最简单的一项,如何合理使用武器,重点在于火器,这是卞为鸾权衡之下决定的。

        在训练中,卞为鸾发现火枪的使用尤其不合理,在百米上下的距离就开始‘射’击,火枪需要考虑‘射’程和命中率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

        卞为鸾命令将开始‘射’击的距离降到四十米,因为在远距离上,命中率大幅下降,同时,火枪也不是可以像弓箭一样连续发‘射’十五次,只能连续‘射’击五次。

        其后就需要降温,半个时辰也就最多能‘射’出弓箭兵一次连续‘射’箭的次数,野战必然不像守城那样可以有效采用湿布降温手段。

        每训练半天,卞为鸾照例要发表一番讲话,鼓舞盖辽军的士气,要士兵们相信身边的战友,相信手中的武器,相信身穿的铠甲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相信自己不在敌人之下。

        经过两天的训练,这些官兵本来就是大明‘精’锐的野战部队,新的军阵已有些‘摸’样,只有在步伐和整齐两方面无法与原盖州卫军相提并论。

        但是有两点是盖州卫军所无法相提并论,一是尚武‘精’神,如果盖州卫军能得五十分的话,盖辽军可以得七十分,二是作战经验和杀气,盖州卫军感觉不到凶狠的杀气,盖辽军有一股浓浓的杀气和怀有一颗复仇的心,经验也要丰富一点。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五日晚,卞为鸾帐中,召开阵级以上军官会议,前上方挂着浑河与苏子河‘交’界一带的地图。

        卞为鸾走到地图前,道:”诸位,请看地图,这是稗子峪,东南十八里是主战场尚间崖,有两条小河的‘交’界处,这里视野极为开阔,向东南方向即可以看到平坦而广阔的田野,向西北可以眺望斐芬山方向。

        向西偏北七里是北路军副战场斐芬山,有一条小河经过,这条河也流经尚间崖两条小河之一。

        尚间崖南偏东三十里即为萨尔浒,但为浑河和山岭阻隔,萨尔浒东边四里处的河流为苏子河,苏子河对岸十里处即为界藩山,界藩山往东即为吉林峰,此三处为西路军战败之地。”

        众人都在惊诧卞为鸾为何有如此详细的地图,对于西北两路军‘交’战战场如此了解,连他们前线作战过的军官都没有如此的清楚。

        卞为鸾继续道:”我军计划如下:

        一、三月六日辰时出发,行军二十七里,晚间在稗子峪宿营,这里易守难攻,行军期间,军队需要保持足够的体力,以备随时作战。

        二、全部骑兵作为全军的斥候兼前卫,超前主力五里,不可超过十里,这样步兵可以及时支援。

        三、三月七月,行军三十一里,在阿及村北面的一条山谷宿营。

        四、三月八月,行军十九里,在萨尔浒对面的无名山谷宿营,位于浑河北岸。

        五、假设尚间崖一带驻扎有建奴军队,如敌军兵力强大,我军则退回,绕道回沈阳。否则则在此与建奴建奴‘交’战。

        如没有敌军,继续前进十二里,在这个废弃的牛家村扎营。这里是最适合抵抗可能的攻击最理想的位置。

        六、后续行动在抵达浑河北岸后再做决定。

        各位有什么建议?”

        “大人,侦察敌情用不了两百二十三人的骑兵阵,有二十骑就足够,整个骑兵阵侦察是很容易暴‘露’的。”骑兵阵长边高林质疑用全部骑兵侦察。

        “大明和建奴是否都用你的方法侦察敌情?”

        “是的,下官以前也曾带领骑兵侦察敌情,用的就是这种办法,建奴也是如此。没有人使用整支军队的一成左右的兵力侦察敌情。”边高林肯定的回答。

        “嗯,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不过我要坚持自己的做法,理由是你我所说的侦察敌情,这是两种不同的看法,那么第二条改为如下,全部骑兵分成两个部分,二十骑在前方为前哨,其余在后为前卫,两者距离由赵千总决定。

        为什么说你我的看法不同,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假设尚间崖有同样兵力的建奴,那么敌我双方的侦察敌情的兵力是否完全相同?”

        “大人,没错。”边高林答道。

        “好,那么双方侦察敌情的骑兵往往会相遇,结果通常是我军吃亏,建奴骑兵就会看见我军主力,了解我军的大概兵力、武器装备和步骑比例的军情。假设战力相同的话,双方都无法了解对方的情况,因该一般情况就是如此,对不对?”

        “大人,是的,没错,第一种可能要大于第二种可能,我们的骑兵打不过建奴。”边高林思考一会儿答道。

        “按照我的方法,无论出现那一种情况,我军前卫继续前进,是否可以消灭建奴的二十名夜不收?是否可以了解建奴的大概兵力。”

        “是,大人,十个人对付一个人,再打不赢的话就没有道理可言,建奴的夜不收最多也不过逃走几个人,我们完成侦察任务没有问题,而建奴就无法完成侦察任务。”

        “好,结果已经很清楚,建奴无法侦察到我军主力的情况,而我军可以了解到敌人大概的兵力和布署。

        因此你的任务是击退建奴的侦察骑兵,侦察建奴的主力情况。

        如果建奴主力的战力不强,你的任务还可以是,一是进攻敌人,迫使敌人展开作战队形。

        二是拖住敌人从而使使敌人的措施和意图提前暴‘露’。

        三是抵抗敌人的进攻使我军主力赢得完成战斗准备所需的时间。

        四是如果敌人主力强大到你无法抵抗,就要撤回,不要做无所谓的牺牲,勇敢是军人首先具备的素质,但是绝望的战斗就要撤退,否则,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官。

        这些情况要取决于你对敌我双方战力的判断。”

        “大人,你说的很对,假如北路军按照你的方法去展开行动,主力就有足够的时间构筑坚固的营垒,我军损失就会小很多,或者建奴的损失会大许多。”

        “嗯,你说的最主要的原因只怕是我军有太多不合格的官兵,因此我盖辽军首先要严格挑选士兵,先不谈论题外话,以后我们还要总结此次战败的教训。

        以后我军侦察一律废除以前的做法,改用我的方法去做。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将军,我有个问题,也是关于侦察方面的。”参谋官卞名宗提出了问题。

        “有问题就直说。”

        “我军出发九里,刚过想龙山,此时,前面可以远望十五里远的东堡村,我觉得应该将整个阵的骑兵派出到东堡村,那里有两条道路,往东可以不经过稗子峪,骑兵可以直接的先后的侦察到斐芬山和尚间崖的情况,往东南不远就是稗子峪。”

        “说的好,我说的是针对山区的,平原地区,前卫部队可以超前主力二三十里,东堡村的东边有一系列的山林,骑兵可以派出几人,利用山林的掩护,侦察敌情,指挥官应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对于卞名宗的观察能力,卞为鸾提出了表扬。

        ……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5965/5919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