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将军嫁我顾昀明殊(谢小茶) > 第81章 蒋家

第81章 蒋家


昭王殿下初来云州,不到十天的工夫,已将“不讲理”这三个字演绎到了极致。

        亲王驾临封地,州府衙门自然要去请安问好,顺带领着王爷去看看他的宅基地,问问看王爷的喜好,看这王府要怎么个建法。谁知道这位年轻的王爷进了州府,连杯茶都没喝,就叫府君把云州历年的人口,赋税,租调等等卷宗都拿过来给他看。

        大盛如今有封地的皇室成员并不多。按着朝廷制度,有封地并不意味着这块封地上的军政都要交给封地的藩王来管。军政自有一套班子,人家是对朝廷负责,对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负责的。封地上的藩王更多的作用像是封地的吉祥物。收封地的供养,爱玩嘛就玩嘛,关心关心民生,提点合理化建议,收收封地的租子,帮自己封地上看得顺眼的官员说两句好话,年底评核官员的时候,根据喜好打个优或是下然后呈交吏部作为官员评级的依据之一。

        可以说,藩王对于自己的封地有一定的权力,但要是受限的,要是可控的。封地上的官员,上头的主子是皇帝而不是藩王,你只能算人家半个上司,对你尊而重之是为官的本份。但你要是手越过界了,人家也是可以义正言辞地予以拒绝的。

        云州以前一向是直接归朝廷管,就算现在成了封地,我们只管给你地给你钱你安安生生享受着富足尊贵的生活也就是了,怎么可以把手伸这么长,直接就要拿人家命脉呢?

        府君不肯给,说这不归殿下管。昭王眼一翻:“阿爹命我统管青云两州之地,这里一切我都管得!”二话不说,将手底下人直接奔着府衙文书库房去了。昭王出京,身边配三百甲士,二百亲随玄衣护卫,都是皇帝心疼儿子,精挑细选出来的,往府衙里一站,光那气势就要将人压低半截。

        府君急了,将身子扒在文书库门前,大叫道:“殿下如此,陛下可知?陛下便知,政事堂相公们可知?”你就算是个一品亲王,也没特权这么干,老子就算死也不让你做违法乱纪之事!

        看他这么硬气,宇文泰倒乐了。

        “你倒有骨气,比青州的那个陈溢好多了!”

        府君气得胡子直翘:“殿下焉将臣与那卖国奸贼相论尔!”

        “是我的错,我与你赔礼。”宇文泰也不含糊,说赔礼就赔礼,行的还是大礼。府君哪敢受他的大礼,立刻回礼。就在他身子离开大门伏下去的时候,宇文泰身后穿着统一玄衣软甲的护卫们呼啦一拥而上,将府君给架到一边,拧了锁头把门一开,便将宇文泰给迎进去了。

        “目无朝纲,目无法纪,目无君上……”府君气得大骂,宇文泰令人抬了几大箱子卷宗走,提命写了个借条。

        “我不过借去看看,好熟悉云州的状况,这几年云州人口赋税等皆有下降,这关系到本王的收成,自然要研究研究。你放心,我看完就给你原样还回来,保证不会丢不会少的。”

        府君见他扬长而去,只能在衙门里跳脚,随后写了封长长长长的折子递进京告状。

        宇文泰的目的十分简单,他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云州政务抓到手里,建立起自己的领导班子。这班子既要有才干,更要有忠心,能与他的观点理念投合,这样才能上下一心,事半而功倍。

        云州府君是个对朝廷忠心的官,出身世家,稳重有余而冲劲不足,是个守成之士。宇文泰出京之前就将云州掌事之人的履历从上到下捋了一遍,这位田府君是个还不错的官,只是年纪大了,又是帝王以仁治天下这一理念的忠实拥趸,与他共同语言太少,思想也难达成统一。宇文泰在云州考察了几天,决定跟他老爹通个气。

        田府君在云州也蹲了七八年了,北地苦寒,他一个老人家坚守于此实在不易。子女又都散在各地,不能于身前尽孝,不如将他调到一个温暖富庶的内地掌一州之政,也是皇帝仁德之政的体现嘛。

        至于云州新的府君,他想要个少壮派的来,记得户部有个给事中姓窦,出身江阴窦家,极有才干,年纪才三十多一点,正是出来磨练的好时候,阿爹你要也觉得合适,不如叫他过来云州做这个府君吧。

        顾昀一路紧赶慢赶,到得怀远城时,田府君的折子刚送出云州地界。宇文泰要求换人的折子也刚写好,才送出城去。两下里都等着皇帝那边的支持呢,结果顾昀带着三千玄甲禁卫军,轰隆轰隆开到了怀远城下。

        田府君也接到了朝廷的公文,知道云州军将迎来新的统帅。青州大捷一事,已由朝廷下令露布巡报各州县,田府君知道新来的将军就是在此战中力斩西狄元帅,生擒西凉左敦王的庆平侯世子……哦,不,现在应该称庆平侯了,心情自然十分激动。

        年少英雄,国之栋梁,母为长公主,舅舅是皇上,有这位在,总能劝服昭王殿下不要总这么胡来了吧。

        结果两个人见面就抱上了,抱上了还不肯撒手,亲~亲密密地并肩子进城了。

        一个有权,一个有兵,忧国忧民的田府君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昭王这是想做什么?以青云二地为根基,挟云州十数万精兵之势,他这是,想做皇帝吗?

        蒋彦走得匆忙。他的老母亲七十有三,身子骨儿硬朗得很,瞧着能活到一百岁,结果没病没灾的就突然在睡梦中长眠,让蒋家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就没了老祖宗。

        蒋家也是数得上的百年世族,当年随太祖皇帝建国立了大功,到了蒋彦这辈儿,家中兄弟三人都是一母同胞所出,长兄蒋维承袭了泰宁侯的爵位,在政事堂中占着一席,兼领工部。次兄蒋纪是太常寺卿,而他则督守云州,手掌重兵,也算得上蒋家极出色的一员。

        别看蒋维身上是侯爵,有蒋氏数百年积蕴,蒋家在朝中的势力不可小觑。政事堂五位相公,首相刘济有个外号叫刘面耳朵,什么都好好好,什么都办不了。次相宋宪年事已高,是个快八十岁的老头。别看蒋维排在第三,隐隐已有首相之势,朝中大半数官员都惟他马首是瞻。

        淑贵妃姓蒋,名淑言,是蒋维的亲侄女,蒋纪的嫡长女。先帝与蒋家结亲时,原是要将她许给与太子之位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皇四子卫王的。但不知怎么的,蒋氏看上了当时十分低调,不争不抢的赵王宇文焘,加上蒋家对卫王的前景并不大看好,更不想卷到皇子争位的乱流里。赵王年纪小,母族在朝中无势,与太子关系亲近,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会用心争位的人。蒋彦便拍板,要将侄女嫁到赵王府。

        本来以蒋淑言的出身,做个赵王正妃是足够的了,可惜人家赵王不肯,他有个青梅竹马,是安阳公主的伴读,同样出自名门的叶家长女叶槿。蒋淑言嫁过来可以,但正妃是叶氏的,她来只能做赵王侧妃。

        这事当年闹得还挺厉害。若蒋淑言不是家中嫡长女,做个亲王侧妃也是可以的。总之是一波三折,最后蒋家还是将女儿送入了赵王府,而赵王则因为在这桩婚事里表现出的固执任性不识好歹,而被诸皇子彻底划出了对手的名单。

        过了几年,这个被大家嘲笑忽视的,默默无闻的赵王笑到了最后。叶氏成了皇后,蒋淑言成了淑妃。蒋家在宇文焘争储之战中立的是首功,但功劳再大,他也不肯将正宫的位子换给蒋氏。他可宠淑妃,让她在后宫踩在其他妃嫔头上耀武扬威,但绝不能越过皇后叶氏,只要越界,不止皇后会狠狠打回去,皇帝也会让她悔到肠子发青。

        世人皆羡她宠冠六宫,又有谁能看到她心里的苦楚。皇帝的心里,这么多年来,从始至终,只放下了一个叶氏,她们这些妃嫔,不过是他拿来安抚前朝,平衡各方的棋子。

        再怎么风流多情,其实不过是个绝情薄幸之辈。

        否则贵妃便是贵妃,为何非要在前头加个“淑”字?因她名中带了淑字,所以加的爱称?还是说让人记得她是从淑妃晋的位?

        不过就是这个男人为了安抚蒋家,却又心里不大乐意,所以弄个不伦不类的封号出来罢了。

        外人看来,这是圣人对贵妃娘娘爱极了,特别加了字以示恩宠。蒋淑言却只想将这个封号拍到宇文焘的脸上去。

        但她没有拍,也没有将其中的猫腻对任何一个人说,连她亲爹亲娘也没说过。入了宫的女人,在宫里的地位和受到的尊荣来自于皇帝,而皇帝给你多少,其实与母家在前朝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蒋淑言并不笨,她其实很清楚,自己能在宫中顺风顺水过了这么多年,所靠的不只是皇帝对她的喜欢,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姓蒋。

        而同样的,女人在后宫的地位又会影响到母家分配给她的资源。淑贵妃清楚得很,只要蒋家一旦知道皇帝对她的喜爱并不如对外表现出来的这样强烈,她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并不像他们想像中的那么不可替代。她肯定会在不久之后,于后宫见到另一位更加年轻更加貌美的蒋家姑娘。或是她的堂~妹,或是她的侄女,甚还可能是不姓蒋的表亲。

        她有个出色的儿子,她要的是蒋家可以为她出力,将宜王培养成才,为他谋划太子之位。再来人分宠,摊薄蒋氏资源这种事,她绝不接受。

        所以在皇帝出人意料地将齐王立为太子之后,蒋家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疑惑,茫然的状态。为什么他们事先一点消息也没有,宫中也没有丝毫的预兆传出来啊!

        蒋家太夫人去世了,蒋家顶门立业的三兄弟再次于京中聚首。

        除了为母亲料理丧事,上表丁忧,等待朝廷批复,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关起门来细细讨论。

        蒋家究竟要何去何从。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42278761/10481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