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初雪故园(青梅黄裳)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民国十六年,仲夏。

        江南的三伏天,不得一丝凉风,日头直直照在脸上,挤出一串串汗珠子。我抹了抹,继续替宜兰采莲蓬,水池里的荷叶,大片大片,安静地铺展着,让苦热有了点清凉的颜色。

        福叔摇着撸,把远处的莲蓬和荷花苞拨弄过来:“初雪姑娘,等小姐回来,肯定高兴,她最喜欢荷花了。”

        “她最近功课紧,眉头都皱破了,今儿个让她好好乐呵乐呵,也不枉我这张脸晒成了猴子屁股。”

        “哎呀,就你这小姑娘家,长得像这花骨朵一样水灵,说话倒和我这粗老爷们一样。”

        我顺手剥了个莲蓬,朝嘴里扔了几颗,仰着脸冲着福叔挤了挤眼睛。

        “雪儿~”远处脆玲一般传来叫声,宜兰一身藕色的洋装,穿过石桥,挥着手,怕我瞧不见她。福叔便加快了摇橹的节奏。

        宜兰和我倚在石亭里,剥着莲蓬。

        “雪儿,新来的米斯特史密斯先生讲的天演论实在是新奇,可是我不明白的地方太多,马上要考试了,愁死我了。”

        “你不是有明华师兄么?有不明白的问他呀,他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说完,我立刻逃开了一丈远,宜兰果然跳起来追我,小脸憋得通红。

        闹了一阵,我俩把荷花苞插在宜兰舅舅从法兰西洋行里购得的水晶玻璃花瓶里。

        “宜兰,这个未开的荷花苞叫菡萏,你看,古人的文字真美,菡萏二字层层叠叠,多像这花苞。”

        “是啊,我还是喜欢古文课。雪儿,洋人办的育婴堂里也教中国的古文么?”

        “那倒没有,我是天才啊,出生的时候就会吟“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宜兰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等她发现,我已经一溜烟跑回了屋。

        如姨正在屋里做饭,灶台上放了一碗菱角,我抓起就掰成两瓣,粉粉糯糯,用一角轻轻一挑,就把果肉挑了出来,塞到如姨嘴里。“早上看着这菱角新鲜,知道你馋不过,你自己吃呀。不过别吃太多,饭快好了。”

        “娘,大太太屋子里的菊香下月要回乡下嫁人,我想着大太太对我也和善,想顶了菊香的缺去。”

        如姨掀起锅盖加了一把盐下去,顿了顿,陪我在灶台坐下。

        “阿雪阿,娘没什么本事,这世道,能一辈子在这屋子里干点粗活,有一口饱饭吃,平平安安的,也知足了。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当初领养你,看着像是你的运气,现在想来,倒是老天爷给我的福气。娘没有什么能给你的,你也长大了,如果想清楚了,自己的日子要怎么过,娘都没有意见。”我把脸贴在如姨的怀里。

        吃过了晚饭,我照旧去偏院的廊里躺着看星星。月如银盘,星如萤火。不一会,宜兰便走过来,手里还捧了一摞书。

        “雪儿,怎么办,这些书,要在十日内全部读完。我现在看一个字就会头疼。”

        我心中盘算着明日如何去大太太房里要求顶菊香缺的事,一时没有回答。宜兰摇了摇我,“你有心事?”

        我觉得这事自己已经有了主意,如果能成,以后要在大太太房里,还是要跟宜兰打个招呼,便径直说道:“菊香下个月要回乡下了,我想进太太房里。”

        宜兰应该没有想到,抓着我的手:“你说真的?那我娘肯定高兴,我也高兴。我还以为你前一阵子老往洋行跑,家里留不住你呢!”

        “本来是想着出去试试,现在洋行里也招一些会写会算的女职员,工钱还不错,关键是能学到些新鲜事。但是只要我一出门,我娘嘴上不说,夜里就睡不安稳。前几日仁记洋行门口打死了一个人,我娘连着两日晚饭都没吃,我不想让娘担心。女子到了我这年纪,除了嫁人,能去的地方还真不多。大太太一直疼我,而且我也舍不得你。”

        宜兰抓我的手更紧,兴奋地说:“那是不是我们可以一直在一起了。太好了,雪儿,太好了。”

        大太太梁顾氏是江苏巡抚顾清泉幼女,母家纳兰一族诗文传家,自小便是闺秀典范。顾清泉后转任江南织造局,更是将顾家千金下嫁于当时尚未昌茂的商户梁家,在当年也算是奇闻一件。听如姨说,老爷梁守仁青年英姿,十六岁已是苏州城里最大的商行掌柜,虽说商户不贵,但太平军和洋祸一起,练兵用资所费巨大,朝廷也开始对商户青眼优待,后来更是有了红顶商人。民国初年,梁老爷举家迁至这十里洋场,短短几年间,就已立稳脚跟,产业众多,信誉人品在商界有口皆碑,年初更是当选上海商会会长,风头一时无俩。梁老爷和大太太多年恩爱,膝下长女宜兰,幼子筠竹。二房霁月原是梁老爷远房的表亲,有青梅之情,兵乱时投靠梁家,大太太怜她孤女无依,便收为妾室,也算恩情两全,霁月自是对大太太感佩涕零,有一子孟柏。大太太治家,宽严相济,上下皆服,子女孝顺有礼,兄友弟恭,竟无半点高门大户里的浊气。

        进大太太房里三个多月,原本菊香只服侍大太太的饮食起居,做了几日,有一日太太问道:“初雪,一直听宜兰说你聪慧机敏,小小年纪识字算术且不说,这几日见你行事进退有据,心细手勤,倒也让我惊奇,这是哪里习得的本事?”“太太抬举初雪了。初雪从小在育婴堂长大,有一位教导老师玛丽修女,待我极好,所以识得几个字。育婴堂不比府里,凡事要靠自己,还要帮玛丽修女管着更小的孩子,所以总要勤快些。”其实,我没有说完全,毕竟育婴堂是西洋的教导,梁老爷虽然在外也是新式做派,但大太太总以旧式礼教管家,能这么快适应,都要感激我的盘古哥哥。虽然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十天一封的教习信,从我记事起,便已印在我的生活里,从诗书礼仪到徐霞客游历奇趣,取之不尽,在那一方小天地里成了我日日流连的桃源。但这奇遇,不知如何向太太细说,便也隐下了。没过多久,大太太便让我打理一些日用采买的进出账目,再后来又将府里的宴请细务交予我筹谋。几月下来,自不比在外头自在,很是尝到了几分当家不易的滋味,对大太太也更是敬佩。

        这日,替太太打点完周末招待宾客的物品采购,就陪宜兰外出置办学校舞会的行头。从洋服店出来,等着黄包车过来的路口,忽然窜出来一个脏兮兮的小子,还没看清楚样子,已经夺了宜兰的手袋,向前跑去。我想都没想,立刻追了上去,追了几个巷口,到了一个死胡同,眼见着那个小贼见无前路,转过身来,狠狠地盯着我,忽然就把手袋用力扔给我,我没有上当,躲开了手袋,上前就把他拧倒在地上。他用力挣扎,可毕竟年幼瘦弱,更不知道我学过几手擒拿术,一时挣脱不开。我刚要教训,不知从哪里微微颤颤走出来一个老妇,破衣破裤,扑通跪倒在我面前:

        “姑娘,你饶了他吧。”

        “奶奶,快起来!”小贼大叫,又开始对我踢打挣扎。我放开了他,他去拉老妇起来,老妇一个巴掌打过去,又抱着他哭起来。被他们这一闹,我倒是没了主意,怔怔站在那里。

        老妇把手袋捡起来,递给了我,说:“姑娘,对不住了。我们从黄山逃难来,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娃一时糊涂,都是我这老婆子拖累了他。”

        我接过手袋,另一手上前抓了那小贼的手,拖着往前走,他倒也没有再踢打,老妇不安地跟在后面。在一家烧饼摊前,我要了几个肉烧饼,又把口袋里的一块银元一并给了老妇。对那个小贼说道:“再饿再难,以后不许再做那样的事!前面江西路德兴面馆在找跑堂的伙计,你就说是静安路梁公馆初雪姑娘的远方亲戚行个方便,去试试吧。”老妇又要跪下,我立刻扶住。小贼没说话,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宜兰等得焦急,见到我就怪起来:“你吓死我了!东西有什么要紧的,你再不回来,我都要报警了。”

        我把手袋交还给她:“这手袋是明华师兄送你的生日礼物,可要紧得狠。我从小打架就没输过,还怕个小毛贼?!”

        “你怎么知道就是个小毛贼,万一有一伙的,可怎么办?!下次可不许再这样了,真的吓死我了!”看宜兰吓得脸色都变了,我也不敢再逗她,立刻双手指天作发誓状:“我保证,以后不敢了!”宜兰这才松下气来。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48619262/176752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