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重生了,谁还饿肚子啊(余生也难) > 第176章 增援单伟

第176章 增援单伟


初一被训,石虎在一旁呲着牙笑。
  “你笑什么,还不是一样被师父打。”
  初一翻他一眼。
  “打不过师父不丢人,你是师哥,打不过师弟丢人。”
  石虎一点不难为情,还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师父,你看。。。”
  “行了,大师兄打不过师弟,就是有点难看。”
  杨刀又直接补刀。
  “不过,你如果能把启国护好,可比打赢石虎厉害。
  记住,轻易不要主动去打,打如果有人挑事,就不要怕,想办法干死他们。”
  “师父,我在这里,万一被大树国朝廷知道,会不会对你不利,也隐瞒不了了。”
  “朝廷知道你的不多。
  即使知道了,我就说你为了荣华富贵逃走了。
  再说,大烈国最近蠢蠢欲动,朝廷也不会注意到你。”
  “不知道单伟少爷,现在怎么样了。”
  初一说道。
  是啊,最近大烈国那边,不断袭扰土县。
  大烈的军队,最近离土县县城还不到二十里。
  从单伟的信中,可以看出他的焦虑。
  他奏折都上了五六次,但朝廷一直没有消息,既不派兵,也不给补给,好像就等着他自生自灭。
  如果不是他带的二百杨家兵,说不定现在已经被杀死了。
  “看来,我要去土县一趟了!”
  杨刀说道。
  要去土县,最近的路,也是最好走的路,必须从北戎国内穿过去。
  还要经过北戎,大树国,大烈国三国之间小国计国。
  计国很小,也称为三城国。
  因为计国只有三座城,人口不足十万  ,军队只有三千人。
  能在大国夹缝中生存,计国的三座城地势险峻不说,主要是因为计国皇上秦阳。
  秦阳年轻的时候,是大烈国的将门之后,骁勇善战,立下许多功劳。
  没想到,功高盖主,被大烈国皇室不容,要夺他兵权不说,还要砍他的头。
  秦阳一怒之下,反出大烈。
  与大烈打了三年,硬是守住了自己的老城,还夺去了一个城。
  北戎想趁火打劫,也被秦阳打得大败而归。
  从此以后,秦阳干脆自立为王,称为计国  。
  如今算算,秦阳已经快五十岁了。
  过北戎,穿过计国,路程可以少一千多里。
  问题是,杨刀去土县,肯定要带着杨家军去。
  不管是北戎,还是计国,都不可能允许你带着军队进入。
  何况,刚刚与北戎打过仗。
  计国因为国小,肯定会更计较。
  说是借路,万一忽然变卦,直接改占领了怎么办。
  谁都不是傻子。
  别说是计国,就是杨刀,也不会傻到借路给别人。
  当然,像大树国这样的国家,防范之心就会少许多。
  毕竟,三五千人,想消灭一个大国,根本不可能。
  杨刀研究了整整一天,这才决定,带三千人,从北戎绕过计国,直接进入大烈。
  然后再从大烈进入土县。
  不算多远,绕一圈,有两千多里地。
  没办法,他不去救单伟,更没有人去救了。
  看大树国那一群人的德性,肯定是不会有人去救单伟的。
  平北郡交给了张霆打理,同时把茨县知县李景调到了风城。
  厉郡交给了刘谡。
  幸好鲁涛父子来的时候,杨家军老兵带来不少,可以协助。
  也不怕他们心存异心,因为军队的控制权,实际上都在杨家军手中。
  临行的时候,李景送杨刀出风城。
  “王爷,我很担心,万一北戎趁机攻打风城,再放水淹,恐怕就不行了。
  你们这一走,我心里没谱。
  别看杨家军老兵的军事素质很高,但他们毕竟没有经过实战,一旦遇到北戎来犯,李景怕风城危险。”
  这才是把心交给杨家军的人。
  “李大人,没事,石虎,初一他们,也没有经验,当时才多少人?
  打着打着就有经验了。
  何况还有鲁涛,鲁平,只要他们两个在,风城就没有问题。”
  “鲁涛,鲁平大人?”
  鲁涛被杨刀封为一品大员,比李景的官职还要大。
  “对,守城如果有问题,可以向鲁涛请教。
  他就是咱们杨家军的定海神针!
  李大人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安全。
  其实,杨刀根本不用再嘱咐。
  鲁涛他们住的地方,戒备森严,现在有一千多人保护着,外人根本进不去。
  除了杨刀,石虎,初一等少数人可以直接见到鲁涛,其他人去,必须要搜身。
  李景也免不了。
  而且,整个基地,也有不少人。
  里面时不时的还会有爆炸声。
  有时候,鲁涛还会去山里,说是搞什么实验。
  李景也见过炼铁炉。
  但鲁涛他们建的炼铁炉,与其他的都不一样。
  鲁涛告诉他,这个炼铁炉,是王爷亲自设计的,可以炼出铁水。
  这一次王爷出征,带的刀,全部是新锻造出来的,成为杨刀!

  每一把都是锋利无比。
  更有十几把特制的刀,简直可以称得上削铁如泥。
  无论是大树国,北戎,启国,还是大梁国的刀剑,与杨刀相比,简直就是渣渣。
  石虎用杨刀,一口气削断了二十多把各种各样的武器。
  李景虽然是文官,但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他知道,杨刀的出世,究竟意味着什么。
  拥有利器,就等于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但,守城,鲁涛有什么好办法不成?
  “王爷,李景记住了。”
  杨刀带着石虎,趁着黑夜出发了。
  他明白李景是什么意思,想让石虎留下。
  可是,此去千里迢迢,凶险无比,他不能没有石虎护驾。
  如果不是担心启国背叛,初一他本来也想带着的。
  看样子,欧阳城,顾战他们,要想办法,尽快调到平北郡来。
  可是,锏牛镇现在发展的很好。
  杨家军有上万人。
  按照杨刀的要求,平时参加劳动,三天集中训练一次。
  与民团的性质差不多。
  执行最好的,就是免费读书。
  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不管男女,必须上学堂,不上学的,家长不许在杨家做工。
  外地人跑去锏牛镇,不就是想做工的吗?
  何况,学会一个字,还有一文钱的奖赏。
  所以,所有小孩子都跑去学堂学习,学的主要是杨刀编写的书。
  再说了,大人忙着做工,小孩子去了学堂,不是有人给带孩子了么?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82304981/242422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