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重生了,谁还饿肚子啊(余生也难) > 第153章 平北郡

第153章 平北郡


宓县知县秦良就上书朝廷,要打官司,告平北王纵容属下,强行改变临城的地界,强占宓县的土地。
  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没有听说过。
  一个国家,私自改两县的地界,谁见过?
  不但没有见过,恐怕听都没有听过。
  皇上看到奏折,也有点发懵。
  于是,就准备派人去宓县调查。
  谁知道让还没有出京城,宓县知县秦良又上书了。
  这一次,平北王的手下更过分,直接把整个宓县给整到临城了。
  如果朝廷不赶快解决,他这个知县,就当不下去了。
  这还了得!
  平北王杨刀,这也太过分了。
  如果不管,是不是过一些日子,能把京城也整到临城里面去?
  这不是要造反吗?
  与此同时,临城紧邻的另外两个县:和县,田县两知县,也上书控告平北王杨刀,说他暗地里默许杨家军强占土地。
  两县的百姓,已经十有五六,跑到临城了。
  正庆帝这个气啊,在朝堂大发雷霆,立即拟旨,斥责平北王杨刀,让他立刻恢复原有的地界。
  圣旨还没有发,杨刀上报,大梁国与大树国中间的启国,派两万大军攻打风城。
  杨刀请求朝廷出兵。
  启国不大,只有大树国的三分之一不到。
  但启国一向是好脾气,极少主动挑事。
  这一次是怎么了,竟然敢出兵风城。
  “诸位爱卿,平北王杨刀求援,有何建议?”
  有何建议?
  建议很多,但是主张出兵救援的,却没有一个。
  “皇上,大树国现在国库空虚,没有粮食。”
  “皇上,听说,平北王无偿给百姓分粮食,分田地,他们应该也不需要朝廷援助。”
  “对,对,风城打下之后,人人都说,平北王富可敌国。
  皇上,朝廷已经节衣缩食多年,不如让平北王给朝廷捐一些钱款。”
  正庆帝听得头都大了。
  “启国现在正在进攻风城,你们不说派兵增援也就罢了,竟然还打平北王的主意,实在是可恶!”
  “兵部,能够派出多少兵力,增援平北王?”
  “皇上,啸城刚刚调走两万人马。
  据情报说,这一段时间,大烈国一直有异动。
  万一大烈国侵犯我大树,皇上,到时将无兵可调。”
  兵部尚书说道。
  “韩辰,你怎么说?”
  正庆帝问道。
  啸城大捷之后,兵部就从太子手里,移交给了三皇子。
  “父皇,兵部尚书韩大人说的也是实情。
  以儿臣看来,年内北戎五万大军,尚不能伤平北王半分,如今启国两万人马,更不在话下。
  皇上不必调动朝廷一兵一卒,平北王也一定能取得大捷。
  不过,父皇,朝廷还是要有所表示。
  今日和县,田县,宓县三县不是上告朝廷,告平北王私下纵容属下强改地界吗?
  不如父皇下一道旨,把和县,田县,宓县加上原来的临城,再配上风城,成立一个新郡。
  就叫平郡好了。
  平郡,就是平北王的封地。
  以后不许再恶意侵占土地,否则取消封号。”
  “父皇,不可!”
  太子马上站了出来反对  。
  ‘父皇,历朝历代,能被封为异姓王的,寥寥无几。
  朝廷对杨刀,已经仁至义尽。
  当下应该立刻下旨,让杨刀退回到原有地界,以正朝纲。
  同时要求他,务必击败启国,否则,平北王的封号,马上收回。
  父皇,您不能对杨刀,太仁慈了。”
  “太子说的好。
  朕问一句,如果杨刀败了,你这个太子,能不能亲征啊?”
  正庆帝冷冷的问道。
  太子很想大声的喊一声:“儿臣愿意!”
  可是嘴张了几次,还是没有敢发出声。
  “不敢?
  启国大兵压境,朝廷既然帮不上忙,就不要帮倒忙了。
  和县,田县,宓县本来就是荒芜之地,人烟稀少,朝廷每年不少下拨钱粮。
  如今给了平北王,还是我大树国的王土不说,还少了三个你们口中的累赘,岂不是一举两得?
  就按三皇子说的办。
  风城,临城,和县,田县,宓县组建平北郡,为平北王的封地。
  兵自招,钱粮自筹,十年之内  ,可不向朝廷纳税。
  封地内大小官员,由平北王任命,上报朝廷即可。
  退朝吧!”
  正庆帝没有再给众人说话的机会,直接退朝了。
  几个大臣商量了一下,就到御书房拜见皇上。
  皇上一律不见。
  众人没办法,这才离开皇宫。
  谁也不明白,成立平北郡,给平北王做封地,这是自掘坟墓的事情,三皇子难道不知道?
  关键是,皇上为什么会同意?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不成?
  不过,他们也得承认,没有了这四个县,大树国的国库压力,一下子少了许多。
  那几个县,也真没有什么油水。
  只是以后再拨救灾款,要另想办法了。

  “你们说,那个杨刀,能不能战胜启国大军?”
  “谁知道呢。”
  “对,杨刀的杨家军,才多少人,还是东拼西凑的,哪有什么战斗力。
  我看,不出一个月,别说风城,就是平北郡,也会被启国全部占了。”
  “喂,北戎狗五万大军,都没有打下来,启国两万人马,就想打下风城,根本不可能。”
  “什么可能不可能,启国要打风城,必须先占了临城,不然难免要腹背受敌。
  你们猜,临城现在怎么样了?”
  临城很危险。
  启国要打风城,不会绕道北戎  ,从北戎一方进攻,而是从大树国的领土上进攻。
  也就是要在临城的地面打。
  之前没问题,因为风城是北戎的。
  现在就不行了,要打风城,必须防着临城。
  因此,启国大军一分为二。
  五千人围着临城,防止临城增援风城。
  一万五千人准备进攻风城。
  他们与北戎兵明显不一样,几乎全部是成年兵,战斗力正旺盛的时候。
  而启国之所以主动出兵,也是临城,风城的大锅惹的祸。
  启国与临城紧邻的,是古县。
  当风城的大锅支起来的时候,古县百姓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结果还不到三天,边境附近的古县百姓,已经快跑完了。
  第二十天,古县知县刘倍一觉醒来,手下惊慌失措的汇报,古县的一半土地,大部分百姓,自己给自己把身份换了。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82304981/242422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