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重生了,谁还饿肚子啊(余生也难) > 第7章 简易茅厕

第7章 简易茅厕


“刀儿,他们这是?”
  杨大牛战战兢兢的问着,回身把几个孩子护在了身后。
  “爹,没事,这几个大哥,是帮我们送东西的。”
  杨刀小声说道。
  “送东西?”
  杨大牛感到莫名其妙。
  “爹,稍后再说,先搬东西。”
  杨刀小声提醒杨大牛。
  总共就二百多斤粮食,几个护卫一趟就搬完了,然后,他们就骑着马,护着马车走了。
  杨刀这才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不过只说自己跟着一个大夫一年,他教了自己如何辨识药材,今天刚好碰到了一棵三七,就拿去换钱了。
  反正以后自己还要识字,说自己曾经跟着一个游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杨大牛想法简单。
  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只有他母亲一直沉吟不语。
  “你这孩子,身体还没有好,这一天跑了多少路啊!”
  杨大牛埋怨着。
  杨刀这才想起来,他一天一夜,走了三十多里,竟然坚持下来了。
  这是个好现象。
  “爹,别说其他的,快点想想,咱们这些东西,藏到哪里好,不然被村里知道了,什么也留不下。”
  杨大牛看着四袋粮食,还有其他东西,转头看着李敏:“孩他娘,这么多东西,要不,咱们给爹,娘送去一点?”
  李敏气得把头扭到了一边。
  “爹,你如果去告诉村里,这些东西,就是蛇肉。”
  杨刀淡淡的说着,听不出来什么情绪。
  一提到蛇肉,杨大牛不敢再说送东西的事情了。
  “爹,以后爷爷来了,你不说话就行了,有什么事情,让我来。”
  杨刀仔细的嘱咐。
  “嗯。”
  杨大牛没有别的优点,除了听话。
  他答应不说话,就一定不会说。
  杨刀放心了。
  “咱们这家,一眼就看透了,哪里也藏不住。”
  李敏在一旁发愁。
  “爹,咱们家不是有个地窖吗?”
  这时,三丫忽然说道。
  “对啊,地窖!”
  杨大牛,李敏都兴奋起来。
  他们挪过来的时候,晚上没事,杨大牛两口子就在屋里偷偷的挖了一个地窖。
  因为他们不管有什么,杨富只要一来,马上就会被拿走。
  没办法,只能挖个地窖,把东西藏起来。
  这两年因为大旱,家里也没有多想可藏,大家反而忘记了。
  杨大牛掀开地窖口,刚要进去,被杨刀拉住了。
  “爹,通通风再进去。”
  地窖长时间不用要通风,村里人都知道,算不得什么。
  大家心情紧张的等着,感到时间过得好慢。
  过了一会,杨大牛才开始往下挪东西。
  等到所有东西搬下去了,大家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爹,忘记了,应该留一块布,明天让娘给杨聪,三丫做身衣服。”
  杨刀说道。
  “穿什么衣服,不年不节的,忽然做衣服,还不被人怀疑?
  等天冷了再说吧。”
  杨大牛说道。
  杨刀这才发现,他的理想很丰满,现实真的很打脸。
  就杨家岭现在这个情况,他家如果突然做新衣服,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别人还不怕,就怕杨富那个老狗,以及老狗后面的那一群吸血鬼。
  想想真可悲。
  本来是亲人,却不得不像是防着仇人一样防着。
  “娘,把我的上衣,给杨聪穿吧,杨聪的衣服,给三丫,她们两个已经是大孩子了。”
  屋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杨聪懵懵懂懂。
  三丫因为习惯了,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但是李敏与杨大牛却知道。
  “用我的衣服吧。”
  杨大牛低着头说道。
  “爹,你是一家之主,不太合适,我一个孩子,大家都一样,没什么。
  再说,等到天冷的时候,就有新衣服穿了。”
  几个人商量好,白天与其他家一样,煮野菜吃。
  只是他们家不一样的是,他们有盐巴。
  晚上没人的时候,可以偷偷的煮粮食吃。
  不过,这样早晚会被人发现。
  杨刀提议,等闲的时候,把院墙垒起来。
  或者,起一座大屋。
  “哥,咱们真能起大屋吗?”
  三丫靠着杨刀问道。
  “能,到时候,咱们起一座很大很大的屋,一个人一个屋子,再垒很高很高的院墙,谁也进不来。
  咱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做衣服,就做衣服。”
  杨刀说道。
  “太好了,到时候,我要天天喝稀饭。”
  “嗯,天天喝,让三丫喝够。”
  杨刀苦涩的抚着三丫的头。
  南山的二亩地要赶快种上。
  第二天一大早,杨大牛就出去了。
  李敏的身体还没有好,杨刀瘦的风一吹就倒,地里的活,只能让杨大牛一个人干了。
  二亩地,对杨大牛来说,小事。
  可是,杨刀却没事找事。
  杨家岭,村里是没有茅厕的。
  大家方便的时候,小的随意解决,大的就去树林里,沟里,庄稼地里,稍稍遮掩一下。

  杨刀却是在屋后用树枝围了一个不大的地方,挖了个坑。
  然后在后面挖了一个大坑。
  一家大小便,全都在里面解决,不用再到处乱跑,找地方。
  每天的垃圾,全都倒在大坑中。
  大小便也流到坑内。
  一村人嘲笑杨刀,说他因为有病,脑子坏掉了。
  可是,杨刀家的简易茅厕做好以后,没过两天,就有两家的女人与男人吵了起来,也要做一个。
  她们说,每天跑出去大解,都非常麻烦,有时候还会遇到不怀好意的人。
  不少女孩就是在方便的时候,被男人抓到,不得不嫁给他们。
  没办法,男人被吵得受不了,也不是太难,只好也做了一个。
  有一,就有二。
  不到一个月,绝大部分人家,都做了一个茅厕。
  不过,他们没有把垃圾扔到大坑中。
  他们家的地很快就种上了玉米。
  杨刀想了几天,还是决定拿出三十斤玉米,假借城里老爷的名义,在村里换种子。
  现在一斤种子,等到秋收以后,要给五斤。
  每家最多只能换两斤。
  杨家岭本来有五十多户人家,不过因为大旱,有许多人家逃荒走了。
  现在还不到三十家。
  有些家里还没有地,靠给别人家打短工为生。
  所以,三十斤玉米,也算是满足了每家的需求。
  不过,给杨富的五斤种子,确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82304981/242424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