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八〇年代:首富之巅(小瓜神) > 第111章 找车

第111章 找车


  沙河小钢联的招待所在厂区的东南,一栋黄色外墙的四层楼房,鹤立鸡群,在整个沙河县都属于最大的宾馆了。央企下属单位实力都是地方超巨企业,难怪大到超过县委招待所。

  只是在叶飞看来,这栋外观设计很洋气的楼房,装修还是显得不够大气,外墙的黄色涂料与围着院子的黑色铁栅栏颜色一点儿也不搭。

  谢安石要谈事,跟叶飞在招待所门口分手,临别边竖起大拇哥边鼓励说:“我相信你这脑瓜,高考一点问题没有,等你好消息哦!"

  叶飞笑笑,做个轻松的鬼脸。

  服务员领着叶飞他们参观了一下招待所的客房。习惯了土炕连个天花板都没有的农宅,一见宾馆的内部客房,孙友、赵志达二人可真是见世面了。

  这是他们平生第一次走进这么高档的地方!

  客房铺了地毯,墙根放了沙发茶几。实木家具古色古香,茶几上的热水壶旁边,是杯盘。茶几上还有一个便笺本,服务员说,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写在上面。

  传统的中式风格,实木桌椅。洗浴间,一边是马桶一边是浴缸孙友和赵志达互相使个眼色,挺满意!二人意见是,“就住在这里,挺好!”

  叶飞到前台办了手续,租了一楼35个房间,交了押金。

  时间已经接近11:00,保安过来喊客人,“叶经理,看好了吗?"

  “刘大哥,您怎么来了?我们都挺满意的。“叶飞赶紧招呼着。

  "我过来是通知你们一声,领导让食堂给你们三位客人安排了饭,我带你们过去呢"那怎么好….”叶飞不愿麻烦人,正要推辞,见老刘脸色兴奋的样子,只好作罢,省的人家说啰啰嗦嗦矫情。

  一大早奔波到现在,都累得腿发软,能够吃口热乎饭菜,也求之不得。

  而且高考住宿的地方找好了,心中的一件大事办妥了,接下来的就是找车了。

  “你们别客气,快收拾东西,我这就带你们过去。“老刘笑呵呵地说。

  叶飞招呼一下众人,跟着老刘来到了小钢联工厂的食堂。

  大国企的食堂规模真是不一般,赶得上一个小足球场大小了,一排排蓝红色桌椅,整整齐齐,非常气派。

  已经到了饭店,食堂里里外外到处都是拿着饭盒吃饭的工人,都穿着统一的制服,看起来井然有序,有人调皮地敲着饭盒。

  长方形的铝制饭盒居多,跟叶飞上学带饭用的一样,若干年后,这种饭盒才被不锈钢饭钵取代,退出历史舞台。

  "真大啊!这工厂得有多少人,厨房大师傅得有多少?见了这工厂,才知道厨师肯定是体力活儿。”孙友说。

  “气派!比咱罐头厂大多了"赵志达参与议论。

  “噗吡!“叶飞笑了,自己家作坊式的个体小工厂,充其量是村办企业级别,跟垄断行业的央企哪里有可比性?

  公道点说,小钢联工厂的饭菜味道真实不错,工人阶级的待遇确实比农民阶级高出不少。

  这伙食,叶飞觉得比自己罐头厂的还要好,因为蔬菜菜品更多。

  "你们住下来吃饭,也是在这里。好好考试,争取全部都考上大学。"老刘明显被安排陪同的,边吃饭边说。

  叶飞再三道谢,这老刘真是的好人,这人情不但要记在谢安石身上,也应该感谢这个工厂师傅老刘。

  华国是个人情社会,到哪里都是有熟人好说话,今天要不是谢安石,招待所都不定能不能找到。

  他忽然想起那个牛逼哄哄的凸肚男人,他们在一中近处看来是找不到了,跟孙友、赵志达聊起来,都骂“傻比,活该!”

  饭后去看考场,沙河一中虽然贵为全县最好的高中,可基础设施也都差不多。

  老式平房,露天旱厕显然经过清刷,没太有臭味。

  教室都关着门,虽然桌号没有贴上,但看教室的布置已经知道哪些是考场了,看来教育局对于高考提早做了准备。

  校园里,很多都是来看考场的,岁数小的应届生看起来面皮白嫩,一看就是城里子弟。

  但是还有些三十多岁的,有个看考场的男子领着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大概是老三届参考的,都结婚生子了。

  赵志达好奇地盯着这父子俩打量,嘴角带着戏谑的表情。

  叶飞赶紧拉他一把,在高考的舞台上,最可贵的就是公平,你不可以小瞧任何一个人。这么大年纪参加高考的人,可能都不是一般的人物。

  大家都在为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而努力,为一个共同的目标——鲤鱼跳龙门。所以,应该学会尊重。

  叶飞记起自己自学的中文教材,有他最喜欢的一位钱先生,考研究生时候的身份是乡村中学教师,已经39岁了,可愣是在800多名考生中取得了第一名。

  看过了考场,又把厕所和开水房找着,这些都是应考必做的准备工作。

  看着三三两两的人走进校园,叶飞想,自己回头也得赶紧去再复习复习。谁知道这一波波看考场的人中,有多少牛人在呢,他们对高考的热望似乎更高!

  距离一中大约2公里,就是沙河交运公司。一个简陋的大院横着七八辆客车,问起包车服务,值班的女服务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她瞪大眼睛训斥道:“包给你们?那往各个县市的车怎么办?你们小年轻怎么能这么自私?”

  车没有租到,还被抢白了一通。放眼整个沙河县城,轿车货车客车半天看不到一辆。没脾气,这哪能像几十年后,家家户户有轿车,而且好多人家还不止一辆。

  “其实吧,叶飞,大家骑自行车来也没有问题的。两个人一辆也可以,不是一定要用车。”孙友笑着探问。

  他知道叶飞性格,说到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就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老吕不是在课堂上公开说了吗?总不能挨家挨户去通知吧?"赵志达提出疑问,眼下租不到车子,还真是太被动。

  七月天,赤日炎炎似火烧,几个人都穿着单衣,可是也都是汗流满面。

  口渴,天热;烦躁,高考和找车的压力。沙河河岸是柳树大道,本来低垂的柳枝被烈日暴晒,更显得软弱无力。

  这条大路是沙河县的南北主干路。

  树下,却遮挡出一片树荫,一个卖瓜光膀子的老汉在树下打盹儿。看来,半天没捡到个过路客了。

  叶飞招呼一声,"咱们边吃瓜边商量一下吧。"

  老汉见来了主顾,登时清醒过来,敲打出一个十多斤中的青皮花纹大西瓜。

  "沙瓤的!好瓜!"叶飞是小瓜神,可不但会吃瓜,选瓜也是行家。这西瓜水分饱满,啃一口,满嘴甜水凉丝丝的,真解渴啊!

  几个人席地而坐,簸箕着两条腿,风卷残云一般很快解决掉了大半个。

  这才攀谈起来——叶飞重生后一改原来的性格,最爱与人聊天,碰上一个人就能扯上半天。

  一聊,老汉居然是旺角公社巨屋村的,这村子水源充沛,沙地里的西瓜好吃是远近闻名的。

  听说是来找宾馆、找车的,而且是马上要高考的学生,羡慕地说,"国家政策是真好啊!我妹妹要是晚出生几年,也能赶上了。”

  说起来才知道,老汉的妹妹在初中是级部学习最好的学生,因为成分不好,加上推荐上高中只有一个人,结果名额被一个家庭成分好的姑娘占去了。如今,他妹妹已经在村里嫁人生子了。

  说到交通工具,除了马车小推车自行车,老百姓剩下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两条腿了。

  要说叶飞,也不缺钱了,可是工厂还是难以置办一辆自己的车,是花钱也买不到,政策也不让私人买。

  几个人说来说去六神无主,这是,仿佛坦克的轰鸣声从不远处传来,那是沙河县驻军方向。

  很快一串五辆绿色大解放车一辆接一辆开过来,车上后斗篷里,是换岗调动的士兵。一排排战士身穿绿军装,在车厢里也显得英姿飒爽。

  叶飞忽然醒悟过来,这是八O年代啊,哪里有什么管的那么多的交通法规!

  他一拍大腿站起,兴奋地说:“有了!”

  几个人都盯着,不明白什么意思。

  叶飞笑道:“部队可以用大解放调运兵力,咱也有运货的大解放啊!"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93611307/178612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