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以何求凰(林六月) > 三十四

三十四


  “长姐这骑装可真是一年不穿一回,穿一回我就又觉着咱们长姐是咱们京城最美艳的女子了。”回府的路上,杨文妙时不时夸杨文婧几句,再回头感叹陈琳的貌美。
  “也不知是出了何事,长姐都在长安城里纵马了。”杨文婉倒是全心都在担忧发生了何事。
  “若真是出了大事,肯定不会是长姐出面了,怎么着都应该是三叔去解决吧。”杨文妙顺着自己的眼睛就伸手拍在了杨文婉的脑袋上“小小年纪总皱眉不好的。”
  还未等杨文婉回话,马车突然就停下了,外头还传来一声马鸣声。
  “出什么事了?”杨文妙将杨文婉想要掀开帘子的手按住,自己从马车里伸出头去。
  “没事儿,你回马车上,照顾好婉姐儿,莫惊着婉姐儿。”杨文杰面色铁青地看着拦在自己正对面的一车一马。
  马上坐着的赫然就是柳家的大公子,柳书意。那马车里头是谁,自然也是不用问的了。
  “杨家二郎,念你年幼,我不与你一般见识,我妹妹只想见见你长姐。”柳书意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杨文杰。
  杨文杰卷了卷手里的马鞭,抬起头一字一句地对柳书意说道“杨府大门敞开,递了拜贴,我长姐自然相见。”
  “我今儿个看见你们家的马车,可是连皇宫都没回去,见你家杨文婧一面怎么比觐见贵妃娘娘都难?你们家杨文婧谱儿倒是摆的够大的。”一身红衣的柳菀晴掀了车帘,就跳下了马车。
  杨文杰却是连理都未曾理会柳菀晴,伸出拿着马鞭的手指着柳书意道“让,还是不让?”
  “呵,这是接郡主入宫的玉牌马车,让也该是你们让,威胁我?”柳书意讥讽地看着杨文杰身后的两人小马车。
  “二哥,既是宫里给的玉牌马车,咱们让了就是。”杨文妙突然手紧紧地抓着杨文婉“婉姐儿你莫要出声,我去与她周旋。”
  杨文婉看着杨文妙如临大敌的样子有些好笑,可又有些说不清楚的情绪。
  柳菀晴可没管杨文妙是不是给了台阶,越过杨文杰就朝着马车走来。杨文杰与护卫皆是男子,今日姐妹二人又是出来偷看热闹的没带婢女嬷嬷,自然也就没人好拦着她。
  杨文妙透过帘子看见柳菀晴朝马车走来就先一步掀开了马车的帘子,让柳菀晴看个真切。“柳姑娘,我杨府大门敞开,随时递了拜贴,我长姐随时侯着你。”
  “呵,原来是杨文婧不在,我说怎么这么安生,说让就让了。”柳菀晴说着,眼睛飘向了坐在马车里一动不动的杨文婉。
  几人对着,一时无语。
  柳府的马车后头却喧闹起来。
  居然是大皇子的车架。
  柳菀晴阴沉着脸被柳书意叫回了马车上,杨文杰也趁机让开了路。
  “既然书意你们也是回府的,那咱们一道走了便是,本殿也是要去柳府的。”大皇子话虽是冲着柳书意说的,却是冲杨文杰笑着点了点头。
  杨文杰一行人在拜别了大皇子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杨国公府。
  另一边儿杨文婧却是带着杨文延一路朝着城外奔去。到了城外的官道上杨文才发现,刻着杨府木牌的几辆车竟然被一群不知哪里来的流民乞丐围着,而护卫们也只能是牢牢地围在马车四周,不曾动手。
  “发生何事了。”杨文延先于杨文婧一步,走向押运着不少货物的行车。
  “大公子。”其中一个护卫见到杨文延,紧忙放下手中兵刃。“我等奉世子爷的命,自庭州押运国公爷的寿礼而归,刚刚一个乞儿路过咱们马车,自己摔倒了,这群人非说是咱们的车碰的。他们人越来越多,非要拦着咱们的车不让走。”
  杨文延回身自腰间掏出腰牌“此间马车乃杨国公府私物车,尔等速速散去。”有几个明显识字的流民在看到杨文延的腰牌后有些瑟缩。杨文延见状,翻身下马,走到那个孩童的身边,伸手拿了些银两出来。
  杨文婧远远地在马背上看着,觉得有些不对,转身让身边跟着的佩剑去问询一下。
  不多时,流民渐渐散开了,杨文延等人也带着马车向回返。
  杨文婧刚回到春晖园就看见了等在门口的杨文婉。
  杨文婧看着杨文婉满脸担忧的样子,原是不想说的,却还是说了。
  “你说流民?乞丐?”
  杨文婧点了点头,“莫要多想,若是想知道,去问问三叔就是了。”
  杨文婉也点了点头,跟着杨文婧进了屋子,等杨文婧换了常服又一同去往夏荷园。
  刚进了夏荷园没走几步,就听着杨文妙在正房里大声说些什么。杨文婧姐妹俩对视一眼,快走了几步。
  “娘,您为什么要给柳府女眷帖子?这满京城文武百官还有不知道咱们家与柳府那点儿子事儿的么?让她们来做什么?添堵么?还给她们安排什么坐席?站着算了!”
  杨文婧伸手推开内室的帘子,一脸严肃地看着杨文妙“妙姐儿,你怎的越大越不懂事儿。”
  “长姐!刚刚我们还被柳菀晴欺负了呢,谁想到明天又要见她啊。”杨文妙嘴吧撅的老高。
  “明日里她不来倒罢了,她来了,你是主家她是客,客随主便,柳家乃太傅之家,规矩礼仪摆在那儿,她不会太出格的。”吕氏也略微有些头疼的看着杨文妙。
  “二叔母不必担心,待明日若柳家姑娘真的来了,自有我来招待她。明日里妙姐儿就好好招待着自己那些小姐妹就成。”杨文婧余光扫了杨文婉一眼。
  杨文婉讨好地笑了笑。
  前院,外书房。
  “您说明日吐蕃特使也要来?”杨安沉思半刻又接着问道“父亲,吐蕃使团是为着求和亲,他明知大庆已没有适龄的待嫁公主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留在大庆等皇上临封一位公主呢。”
  “吐蕃与我们关系日渐紧张,与安西在边界处打了不少小仗了,他们只是没等到合适的时机,若是东西突厥联手突袭我们北庭,只怕吐蕃也要就势朝安西下手了。他们如今来求和亲,为父其实也并未想明白。若明日他们真的来了,你让暗卫跟住他们。”
  杨安应了是便退下了。
  另一边贤妃宫中。
  “母妃,您的意思是明日儿臣要去杨国公府,为杨国公祝寿?”三皇子皱眉不解“儿臣如今与杨府嫡长孙女避嫌都尚且来不及,怎好出头为杨国公祝寿。”
  “我儿想得太浅显了。贵妃娘娘那边儿年节前些日子还派嬷嬷去教导晴姐儿,今日里头又让晴姐儿代了公主去迎郡主。贵妃娘娘这是要抬举晴姐儿,可母妃知道,你不喜晴姐儿。我儿只要寻自己喜欢的姑娘,其余的一切,为娘的都会帮你得到的。”小柳妃言语里有抑制不住的得意。
  “母妃,儿臣并未中意杨氏女。父皇重文臣,杨氏女乃世代武将家,不适宜做儿的正妃。”三皇子觉得自己每提及一次这个人,眼前就会浮现一次她清丽的容颜。
  “杨国公府能屹立百年不倒的原因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纯臣,更因为杨府那赫赫战功。我儿看低了杨国公府在你父皇眼里的重要,或者说我儿低估了在历代皇帝眼中的杨国公府。”贤妃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珠钗“更何况如今突厥异动频频,你父皇只会更加倚重杨国公。”
  三皇子没有再与贤妃争辩什么,却也在私心里有那么一瞬间起了些念头。可转念又一想,作为皇上,只怕没有人能容忍别人背靠文臣太傅,手倚武将国公。更何况皇上本就不喜武将,即便需要他,也并不耽误不喜他。最重要的是,自己前头刚说对杨文婧无意,转头再去祝寿,只怕父皇那边儿对自己的想法就多了。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94803561/115887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