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风云史(小谢哥哥) > 第49章:朝鲜溃败

第49章:朝鲜溃败


起初,朝鲜军并未被不利局面所吓倒,还能一边抵抗一边后撤,在主帅莽古尔泰亲自率领重步兵突击,大获成功,慌‘乱’之中的朝鲜军全军崩溃,而早已准备好了的骑兵大军更是趁势全线出击,一举歼灭包括朝鲜军主帅在内的二万大军,其中俘虏数量高达一万多人。

        五月二十九日,稳步推进后金‘蒙’古南路大军在咸兴以北不远处采取正面吸引侧面突破的战术再次击破了从镜城南下的上万朝鲜军,由于纪律松散,训练不足,毫无配合的朝鲜军无序后撤,将士们争相逃命,一万大军一个上午之后烟消云散,南路大军趁势掩杀,万人只剩下不足三千人四散而逃,而咸兴以北更是变成一片灾区,至此整个咸镜道成为一个大旷野,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南路大军北上前进的步伐。

        六月三日,南路大军一路北上占领了洪源、北青、端川、吉州,最后兵不血刃的占领咸镜道三大重镇镜城,朝鲜八道之一的镜城道全境沦陷。

        在得到莽古尔泰突破朝鲜边界消息后,就意味着朝鲜军的防线全面崩溃,在会宁的朝鲜处于两路敌军的夹击态势,被迫全军缓慢后撤。

        相比于进展神速的南路大军,皇太极亲自统率的北路大军显得稳健许多,五月二十四日,南路大军在南路大军深入朝鲜领地两百里地后才发起第一次进攻,经过两天血战,攻破了东北最重要的要塞会宁。

        面对北路大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负责这支朝鲜最‘精’锐的主力军的朝鲜将领采取了缓慢后撤的策略,一旦后撤迅速,朝鲜军往往不战自溃,但是无论怎么努力,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六月六日,朝鲜军被南北两路大军包围,九日,被迫作战的朝鲜主力军全军覆没。

        六月十二日,庆源全城官员投降,紧接着,钟城、庆兴也不战而降。

        短短一个月不到,朝鲜王国东北部领土尽丧,整个咸镜道一片‘混’‘乱’,西北部是宣仁道,朝鲜一夜之间回到两百年前,最重要的是主力军已经损失殆尽,朝鲜只能苟延残喘。幸好,咸镜道没有多少居民,但是由于大量军队被‘抽’往前线,尚未沦陷的地区防务空虚,加之不少后金间谍趁机作‘乱’,无地的贫苦农民很快就揭竿而起,点燃了农民起义。他们攻打堡镇,抢夺武器粮食,瓜分地主富商的钱财,起义部队很快就汇合成了几股力量,在没有多少力量的南部三道驰骋,所向披靡,朝鲜军已经被调往汉城一带地区。

        与此同时,两路大军在进行了短时间休整后继续南下,‘逼’近朝鲜王国的心脏,京畿道,而这个时候倾尽全力的朝鲜人集结了所有能够动员的军队三万人抵达了开城,准备在这里与敌军进行殊死决战。

        与此同时,朝鲜国王向新华国和宣仁道的朝鲜军求救,并且答应了新华国早在一年提出的恢复明初铁岭卫、元末双城总管府时的界限,一直沉默不语的卞艾神终于也按捺不住了,指出了还要三个条件,暗示朝鲜派人去京师向朝廷求救,尤其是要将卞为鸾请回来主持战事,其次,新华军集结兵力需要时间,也要卞为鸾的大将军令才行,最后,一个字,钱,所有军费开支均由朝鲜王国支付,可以拿土地换金钱。

        此后,皇太极亲自统帅九万五千大军亲征朝鲜南部,‘女’真‘蒙’古联军也改变了战略战术,战略上直指朝鲜心脏京畿道,战术上,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下,绕过重兵防御的开城,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朝鲜国王仁祖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拖延时间。

        朝鲜请和书中写道朝鲜国王谨上言于大金大英明汗:小邦获戾大国,自速兵祸,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约,恤小邦生灵之命,容令小邦改图自新,则小邦之洗心从事,自今始矣。必‘欲’穷兵,小邦理穷势极,以死自期而已云云。

        皇太极见朝鲜君臣求和之切,毫无斗志,乃对其迫降,下令联军包围南汉山城,伐木列栅,绕城驻守,山城内粮草断绝,不得不杀马充饥。

        至此,整个朝鲜王国已成分崩离析之势,摇摇‘欲’坠,处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喧嚣的争吵声在大殿内回‘荡’,如果不是看见一个个张牙舞爪情绪‘激’动的武班,一个个都是衣冠楚楚‘肥’头大耳的文臣,真要让人以为进入了汉城的菜市场。这里是南汉山城内最大的议政殿。

        仁祖疲倦的仰靠在身后的椅子上,手指下意识的在大椅扶手上摩娑着,不知道这张椅子自己究竟还能坐多久?

        仁祖现在也不‘迷’恋这张在众人眼中象征王国至尊地位的王座,现在在他眼中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从小时候他是对这张椅子充满了‘迷’恋,上天是这样的眷顾自己,经历了一番血与火的政变,把这张‘交’椅放在了自己屁股下,让自己承担起这份重任,现在才发觉王座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仁祖也清楚自己对比起列祖列宗,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相比起那些开疆扩土的李朝先祖,自己连这份基业也保不住,其实这也不能怪仁祖,李氏王朝到了此时,英雄或许也不能改变形势。

        仁祖有些茫然的注视着仍然在争吵不休的贵族和文武大臣们,北方的沦陷和南方贫民起义让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应对这已经完全脱离了控制的局面。

        尤其是在南方,因为北方并没有几个人,南方三道和京畿道占了朝鲜九成五以上的经济份额,几股势力越来越强大的起义军已经开始威胁到三大首府庆州、全州、清州的安全,尚州、晋州、罗州、忠州、公州已经被起义军攻占,不少城镇更是被夷为平地,地主和贵族们纷纷躲进三大首府,而商人们更是狼奔豕突,放弃了自己的财产和生意,甚至逃往新华国。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5965/59194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