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风云史(小谢哥哥) > 第50章:求援不顺

第50章:求援不顺


议政的大殿成了相互指责和谩骂双方道德的最佳场所,在这里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泄对对手的不满,虽然这对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毫无帮助,但至少可以让这些文臣武将获得暂时的心里平衡。

        朝鲜如同明朝,一样有严重的党争,而且朝鲜人学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党争失败的一方往往意味着死亡,在明朝,只有魏忠贤时代可以相提并论,此外,朝鲜武将地位要高于明朝,往往会采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使得人的生命更加无法保障,大政变已经发生一次,小的政变有好几次,而明朝的武将,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敢发动政变的,最多也是压迫朝廷发军饷而已。

        看着眼前这些平素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文武贵族们这会儿却一个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的气氛笼罩在整个大殿内,除了痛哭流涕相互倾诉苦难就是大骂那些该死的农民起义军和‘女’真‘蒙’古人。

        朝鲜的党争历史同样悠久,上个世纪之初是勋旧派和士林派,赵光祖赐死,士林派败北,接着依次是勋旧派和世子派,沈贞、朴敬嫔、福原君三人被赐死,勋旧派灭亡,世子派分为大尹派和小尹派,乙巳士祸后大尹派灭亡,文定大妃薨后小尹派灭亡,接着是主气说的西人党和主理说的东人党,1591年,建储之争,郑澈罢归,西人党失败,东人党分裂为北人党(强硬派)和南人党(稳健派)。

        光海君继位,北人党得势后分裂为大北派和小北派,宣祖猝逝,遗命遗教七臣保护永昌大君,七臣之祸后柳永庆赐死、柳希奋以外戚秉权,小北不衰,大北强盛,仁祖反正后西人党再起,李尔瞻、郑仁弘等处死,大北派灭亡,小北式微,党争主角变成西人党和南人党,

        仁祖反正的最终胜利者是属于西人党的。平心而论,西人党的政变有极大的冒险‘性’。这样看来,西人党还是具备相当实力的。

        政变结束后,一个由西人党为主、南人党为辅的朝鲜新政fu就这样诞生了。

        作为主要功臣的西人党,也在朝廷人员安置的问题上产生了困难,西人党的主要成员李贵、金鎏、申景禛等人都是下层的文武官员,他们是不可能立刻就坐上一品大员的位置。比如,西人党的核心人物李贵只出任了吏曹参判,另一个核心人物金鎏也仅仅是兵曹参判而已。他们甚至连六曹第一位的官职判书都做不到,只能屈居第二位的官职。其他人则是出任更小的官职。

        仁祖反正的军事政变中的李适作为西人党当中最高的武官,实际主持了那次军事政变,也被西人党中的文官们‘逼’反,之后李适叛‘乱’被平定后,为了安抚人心,仁祖又册封了一批功臣,是为振武功臣。

        李贵、金鎏等人也算是因祸得福,除去了李适这个强大的政敌,同时也稳固了自身的政治地位。不过李适的反‘乱’严重扰‘乱’了朝鲜的边境防务。北方的后金大汗皇太极也看到了这一点,认准了这一点,真正将目标转移到了朝鲜身上,而朝廷的各政治势力之间也将因接下来的外患展开新一轮的厮杀。

        目前主政的是少西派(主和派)和老西派(斥和派),主和派领袖是李贵和崔鸣吉,斥和派领袖是金鎏和金尚宪。

        此时的文武两班和贵族们似乎已经完全忘了当日的强硬,他们只想求得一个体面的投降,在他们看来,消灭农民起义军是最重要的,昔日的贱民如果爬上自己头上拉屎拉‘尿’,这种感觉足以让人发疯。但似乎连体面的投降这个最低要求皇太极都不愿意给予,除了毫无保留的投降,这让几乎所有的文武两班和贵族们无法接受。

        面临王京重重包围的‘女’真‘蒙’古大军和南方愈演愈烈的贫民起义,仁祖清楚如果照目前这种状况发展下去,要不了几个月朝鲜整个王国会变成起义者的天堂,因为几乎所有能够动用的军队都已经集结到了京畿道,去抵御侵略军,仁祖不敢再往下深想。

        “南赫将军,现在情况究竟怎样?你说可以守住开城的,皇太极的大军已经进入了王京,为什么这么多天了前线还没有战报传回来?皇太极他们还在等什么,为什么不攻城?另外,男方局势糜烂,逆民们四处肆虐,我们再不作出反应,恐怕我们都成为那些贱民们的阶下囚,你有什么计划来解决?”竭力压抑着心中的怒意,仁祖恶狠狠的盯着眼前这位高瘦的年轻将军。

        王国久经战阵的宿将已经全部战死沙场,朝鲜军的声誉和威望已经被这次拙劣表现破坏无遗,殿内几乎所有文武两班和贵族们都用仇视的目光刺向他,这让已经是战战兢兢的王国年轻将军全身发抖,将剩余的朝鲜主力派往开城是他的主意。

        “回陛下,开城坚不可摧,又有三万大军驻守,微臣推断也许皇太极也不敢强攻,所以绕过南下,就是这里皇太极也在等待,不敢围攻,我想他们在等待接应的两万大军的到来,所以没有进一步的行动。至于南方局势,现在王国已经没有多余兵力来剿灭,而新华国那边至今没有回音,所以……”

        南赫将军一脸无奈的苦涩,承平已久的朝鲜军已经完全沦为了不入流的第三等部队,根本无法承担起守御国土的重责,而这能怪自己么?训练少,薪水欠,军官的薪水已经超过三个月没有支付,没有闹出兵变已经是求神拜佛了,只是现在又遇上皇太极,怨得谁来?

        殿内一阵鼓噪,一干贵族们愤怒的嚎叫怒骂着南赫。

        “南赫,你这完全是在推卸责任,难道我们就等在这里让皇太极困死我们么?你该死!”

        “陛下,把南赫这头蠢猪拖出去砍了,他要为这一切负责!他的部署完全对不上号!”

        “南赫,看看你手下军队的表现,连狗都不如,狗见到生人也得狂叫几下,说不定会咬一口啊!”

        一阵莫名的烦躁和愤怒从仁祖心中涌起,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熊熊燃烧的怒火已经无法控制:“够了,你们都给我闭上嘴,难道你们这样争吵就能够解决问题吗?闭嘴!”

        朝鲜国王的权力要大于明朝的皇帝,因为他有后戚可以依靠,明朝皇帝的后戚向来毫无权力,朝鲜君臣之间的关系属于三足鼎立,是因为朝鲜一直在实行的制度和中国魏晋南北朝类似属于世家政治,国内的主要文武官职被世家大族把持,而且后党外戚这个特殊团体始终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加上国王本人。

        看见因为盛怒之下连脸都有些变‘色’的仁祖,几乎所有人一下子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招惹国王陛下,大殿内变得异常安静。

        这一刻仁祖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快,只是残酷的现实却让仁祖不得不在经历了短暂的痛快后又把心思回到目前的形势上来。

        “金尚宪,派去新华国那边的使者还没有传回消息?还有去天朝那边呢?”平静了一下心绪,仁祖的目光扫过之后将希望投向斥和派领袖金尚宪,斥和派负责与明朝和新华国,主和派负责与皇太极谈判。

        仁祖对明朝不报多大希望,因为明军动员速度慢,像上次需要三个月,唯一的希望就是新华国了,只可惜卞为鸾这个家伙去了京师,不知道君主不在的新华国能否给予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回陛下,两边都已经回信了,明朝那边要求我们支撑两个月,新华国没有作正面答复,他们提出了三个前提条件,否则将会明确拒绝我们的请求,不过他们建议我们去向京师请援。”身为斥和派的第二领袖的金尚宪道。

        “那宣仁道呢?卞为鸾不在难道他们就没有一个能够做得了的主的人么?卞为鸾不在,按道理应该是王妹主持大局才对啊?”仁祖的口气变得有些急切,眼神也都变得有些热切,眼下新华国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如果新华国拒绝出兵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宣仁道体制不同,朝鲜人和汉人互相分开,谁也管不了谁,现在新华国负责海州防务的是卞为鸾左臂右膀之一卞艾神,这个家伙名气也不大,使者回报,他好像很畏惧皇太极,听说卞为鸾不在的话,他也做不得主,这个家伙明确表示不愿意出兵,除非我们派人将卞为鸾要回来。”抢在金尚宪之前答话的是主和派第二领袖,负责与皇太极打‘交’道的崔鸣吉。

        “噢?那说明新华国根本就无意救援我们这个宗主国,卞为鸾此人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了,如果这个家伙能够把手段用在皇太极和那些贱民身上,我们大家都是决不介意的。可惜,我观此人想要灭亡宗主国朝鲜之心,远远超过了其他一切,我认为此人不可靠。”站在仁祖下首的一名‘肥’胖贵族咬牙切齿的道,他是主和派第一领袖李贵,也是朝鲜的头号大臣,一直以来对新华国和宣仁道恨之入骨。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5965/59194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