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风云史(小谢哥哥) > 第56章:黄宗羲定律

第56章:黄宗羲定律


其一、我朝衙‘门’所需要的诸般公物是以无给制向民间征用,也就是说衙‘门’内的传令、狱工,都由各乡村轮派,即使文具纸张,甚至桌椅板凳公廨之修理费用等等。-叔哈哈-都是以零星杂碎的名目向村民征取。

        其二、官方旅行办公的费用,也由民间支应的,全国上千的驿站只要有兵部颁发的勘合,则各驿站就有招待的义务,而被指派的民户也有供应的负担。

        其三、太祖在制定税制时是以农为本的,过多的赋税加在了农民的头上,农民不但要受朝廷赋税盘剥,要受地主盘剥,还要受收购粮食的商人盘剥,一但遇上天灾,税收就会加大农民的损失。

        其四、也是最要命的一点就是我朝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了。致使许多官员一有机会就大肆捞取钱财。”

        这下连卞为鸾也大吃一惊了,他决没想到黄宗羲敢当着卞为鸾的面大肆数落太祖的种种不是。而卞为鸾此刻的眼睛都已经放光了。好!敢当着朝廷大员的面数落开国皇帝所制定的制度,算你小子有种,真没想到这个时代还有这样的人物。

        “还有没有?”

        “有,其实学生所说的情况并非我朝独有,历朝历代的朝廷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每个朝代之初,朝廷为了安抚民心、标榜仁政,薄税赋、轻徭役几乎是例行政策。但假以时日,正税以外的各种杂税和杂费就接踵而来,致使民怨沸腾。

        当朝廷被迫进行变法时,无一例外的就将各种税、赋、役合并为一,规定不得再增加其它征收。正如当年的王安石变法、我朝张居正的变法。变法的愿望虽是良好的、措施也无可挑剔。

        但总是好景不长,老百姓的税收、徭役负担似乎永远逃不出那个宿命的循环。轰轰烈烈的变法完成不久,各种变相或直接的税费和杂役就又死灰复燃。结果往往是百姓的负担比以前没变法前更重了。这就象是个诅咒般一直笼罩着农民。”说到这里黄宗羲自己不禁也有些‘激’动。

        “宗羲所说的,我不敢完全反驳,我只研究了我朝的制度,对于宗羲所说的,我要做一些反驳,依据全是本朝的数据,与其它朝代无关。

        一是天灾与税赋重毫无关系,反而,税赋轻,朝廷没有了救灾能力。

        二是胡虏与税赋重毫无关系,反而,税赋轻,朝廷没有了钱打仗,只能眼睁睁看着胡虏横行,当然胡虏也与地缘政治、本朝的军事衰落有关。

        三是本朝的土地分好坏,不过执行的不怎么样,这与官员的能力、传统观念和**相关。

        四是用货币‘交’税,遭受商人盘剥,我承认这一点事实,不过,朝廷可以借鉴新华国的做法,可以选择缴纳粮食,要把缴纳的货币定的比缴纳的粮食低一些,延长‘交’税期可以减少商人盘剥。

        五是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这是事实。

        六是大明百姓困于赋税沉积,这个我不承认,其根源在于传统的薄税赋轻徭役和藏富于民的观念、太祖皇帝制定小农经济模式、过高的地租和土地兼并严重。

        七是税轻可赋多,要说名目众多,确实如此,我知道,一个县要缴纳200至500种税,可是全部500种税加起来,全国的平均税赋不足产出的一成,宗羲要是怀疑,可以看看地方志的数据,我也知道,全国只有苏淞六府的税赋是产出的两成。

        八是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了,我也不认同这一点,正一品官员的俸禄是每月支米87石,七品县令的工资标准而论,月薪是7.5石大米,年薪只有90石。再看看农民的收入,一个人一年只能产出10到15石大米,一个县令至少相当于6个农民,少算一点,5个,我觉得不低。

        但是,官员生活拮据又是事实,这里面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俸禄标准执行不到位、物价上涨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不是这些,而在于家庭制度和生活方式。

        现在的家庭平均是一家四口,以大青天海瑞为例,海瑞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工资经七折八扣,实际领到的是12石大米、27.49两银子和360贯钞。钞很不值钱,可以忽略不计。仅以12石大米、27.49两银子来计算,它能不能使一个四口之家过上相对来说还过得去的日子呢?

        完全可以,日子已经可以过得不错了,每年每户(以一家四口计)日常生活所需口粮为15石,约需银15两。副食包括油盐、‘肉’荤、菜蔬之类,全年每户支出约银7两。全年每家用布支出约银3两。燃料每年支出约银3两。这样,全年生活费支出为银28两左右。

        以海瑞的年薪,一家的生活不应该出现困难。那么,为什么海瑞连两斤‘肉’都买不起呢?原因主要在于海瑞家人口多,与老百姓一家四口没法比。

        除了一个老母、一个妻子之外,还有两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加上家仆、婢‘女’,可能还有‘奶’妈,总共有十四五口人。用这些工资生活就不免有些拮据了。因此,官员哭穷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工资低,而是因为家庭庞大。海瑞的家庭结构已经算是非常简单的,生活标准也不算高,但已显得捉襟见肘了,至于其他官员就可想而知了。

        官员工资显得低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娶妾制度,海瑞75岁去世的时候,身边有两个小妾,纳一个小妾不会少于百两银子,这是海瑞身居二品的都察院右都御史,而死时没有多少银子的原因,否则凭工资和他相对节俭的生活,是不应该如此的。

        最后一个原因是官吏生活大多奢侈,即使如东林党的道德人士,不上风月场所潇洒走一回那也是怪事,消费一次口袋就没钱了。

        据我的统计得出,一个县令通常要负责二三十口人,高级官员则是四五十口人,这是传统的大家族制度所决定的,一半人口是家族成员,一半人口是家仆、婢‘女’、‘奶’妈等。”

        第八卷终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5965/59195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