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风云史(小谢哥哥) > 第55章:张溥

第55章:张溥


结党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要参政,要参政就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因此复社成立后,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科举。张溥原先没有什么学历,复社成立后,张溥名声大噪,在科举的道路上凯歌高奏。

        复社成立第二年,张溥考中举人,同时中举的还有复社的众多骨干吴伟业、杨廷枢、吴昌时、陈子龙等人,中举后的张溥在南京召开了复社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年‘春’,张溥进京参加会试,这次会试是周延儒主试,张溥为会魁。不久又举行殿试,张溥被授庶吉士,吴伟业则高中榜眼。

        复社成立以后,张溥逢考必中,仅用了二年时间,就从一个没有学历的家伙变成了庶吉士,实现了所有文人毕生追求的理想。

        功成才能名就,然而张溥却是先名就,再功成,很显然,他在社会上的名望是他在科举道路上一帆风顺的主要原因,可见,结党给他带来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

        张溥在会试和殿试中成绩突出是有意将其纳入‘门’下的周延儒的手笔,哪个政客不愿意把有势力的人纳入自己的‘门’下呢?周延儒这样的新贵缺少的就是羽翼,张溥正是周延儒所需要的。

        中进士后的张溥依仗着周延儒的支持,更加肆无忌惮,在朝中工作作风比较蛮横,导致了许多人对他不满,其中就包括反对结党的孤臣温体仁,因此,虽然张溥在科举上阔步前进,但是一到仕途就原地踏步了。

        当然这些是对明朝来说的,崇祯的变通手法是将一大批读书人名义上是重用,实际上是远远赶出了朝廷,把他们派到了新华国。

        被赶到边东城的有已颇具影响为东林党首领之一,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之一,作为文章家,钱谦益名扬四海,号称当代文章伯。后来与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结为夫妻,据说59岁的钱谦益于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将23岁的柳如是娶进了家‘门’。钱谦益最大的笑柄是约定与柳如是自杀殉明时的著名一句话:水太凉。

        钱谦益是个思想和‘性’格都比较复杂的人。他的身上,不乏晚明文人纵诞的习气,但又时时表现出维护传统道德的严肃面貌;他本以清流自居,却而为热衷于功名而屡次陷入政治漩涡,留下谄事阉党、贿赂官员、降清失节的污名,他其实对忠君观念并不执着,却又在降清后从事反清活动,力图在传统道德观上重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这种进退维谷、反复无常的尴尬状态,不仅给自己造成心理的苦涩,而且既为明朝遗民所斥责,又为清朝皇帝所憎厌。

        卞为鸾当然不知道这些情况,只是钱谦益名气太大,又曾经是阁老,取代了黄宗羲成为新的钦差大臣,黄宗羲成为副手之一。

        其次还有黄道周,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副手之一。

        同为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仕清失节,但深为失节而痛悔。没有很大名气的有十几个。在这些人中,卞为鸾最为重视的还是张溥,因为只有张溥可以通过选举控制‘门’下院,从而获得了司法权,其次是钱谦益,把他的内阁大学士拿出来,只怕谢富坤很难是他的对手。

        不过黄宗羲虽然是个东林党人,同时也是儒家心学大学者之一,后来转变为有些发对君主统治的思想家,倒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

        令卞为鸾没有想到的是,边东城未来会越来越多的明朝读书人陆续抵达,如现在还没有多大名气,后来被张溥留下来在边东城定居的有陈贞慧、冒襄、侯方域、方以智,这四人是明末四大公子,侯方域与李香君,冒襄与董小宛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千古佳话,只是现在还会有吗?

        卞为鸾当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为了对抗朝廷的文化入侵,卞为鸾下令去寻找文化人才,初步划定为顾炎武、王夫之、刘宗周、王在晋四大天王,只有天王才能对抗天王。只是此时顾炎武、王夫之还太小。

        卞为鸾回到边东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了三东保险公司的揭幕仪式。

        古人早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

        三东保险公司实际上是只经营两种保险:海上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

        海上保险起源最早,而且带动了整个保险业的繁荣与发展。而在此之前的法典已经做好了立法准备,资料显示,从北中国到南中国,水运费用和陆运费用的比较,是1:20,可以想见海上航行利润之大。汇票、提货单和信用状已能协商、转让、流通,在法律面前生效。像海损,共同海损,海难救助之求酬权,以船作抵押的借款和船货一起抵押的借款等等条例。

        在保险单中有明确的保险标的,明确的保险责任,如海难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火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事故。在其它责任方面,也列明了海盗、抛弃、捕捉、报复、突袭等所带来的船舶及货物的损失。

        货物运输保险是除了海上运输以外的货物运输保险。

        如此商人、船主、银行和保险都能预先计算损失,对于借钱与贷款,既能衡量自己的能力,也能估计对方冒险的程度,于是经商成为一种有结构、能协定的活动。

        此时,卞为鸾估计,新华国共有各式商船200艘,总吨位在6万吨以上,其中有100艘是远洋帆船,总吨位5万吨,另外一半的船只都是买自明朝的旧式商船,吨位小,不能从事超远距离的远洋航行。国民中经常有1000人从事海洋捕鱼行业,5000人参与海上贸易,海军有6000人,海军陆战营有5000人,这在一个人口只60多万的新生国家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同时,新华国每年可以制造12000吨位的远洋帆船,3500吨位的战舰,而且目前还有近200艘明朝商船,从商人数量上说,明朝商人大约占了三分之二,而大约新华国只占三分之一,从赚钱的角度来说,比例则倒了过来,因为三东财团控制了一半多的份额。

        “黄宗羲见过部堂大人。”客厅中,身材高挑,面容冷峻,22岁的书生打扮的黄宗羲恭敬的行礼道。

        “宗羲,你我之间不必多礼。”卞为鸾微笑着点头道,卞为鸾倒是很欣赏这种书生意气,卞为鸾决定以后不再称字,对于晚辈,直接称呼名字。

        “部堂大人过奖了,学生何德何能。”黄宗羲谦虚的说道,他一边按主客之分就坐一边偷偷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这个比自己大十岁的一方霸主。

        “宗羲啊,你就不要谦逊了。”卞为鸾摆摆手道。

        被卞为鸾这么一说,黄宗羲也不好再客气了,只见他恭敬的朝卞为鸾拱手道:“那学生就此献丑了,部堂大人,学生想跟大人再探讨一下。

        我大明立国至今二百有余,地域之广,人口之多,国家之富庶均是历朝历代所不能比拟的,虽有奴虏、阉党、流寇之灾。却也有皇上除魏阉兴朝纲之举。可是学生认为大明之衰落的根本就在赋税二字!”

        黄宗羲的一席话使得卞为鸾不由的重新审视了一番眼前的这个黄宗羲,自己不是已经跟他说明的大明的赋税,怎么又来切磋武艺了?但他表面上并没表现出多大的异样,却不置可否的反问道:“赋税?众所周至我大明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一为赋税;二为天灾;三为胡虏;四为流寇。而且赋税不是人民通常认为的那样啊?”

        听卞为鸾这么一问,黄宗羲起身略带傲慢的继续说道:“非也,所谓的天灾、流寇、胡虏均是这赋税所导,道理其实很简单朝廷了为了平定辽东,追加了辽饷。结果搞得百姓不堪重负,民不聊生。流寇乘机妖言‘惑’众,致使各地流寇肆虐。

        其实,历朝历代的赋税制度有三害: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所以其根本还是在于赋税二字。”

        卞为鸾发觉这好像是什么定律,看着黄宗羲的样子拽得很,就让我看看你肚子里还有多少货**,微微一笑问道:“那依宗羲之见,朝廷若不征收这辽饷,能否避免现在的结局?”

        “不能!辽饷只是最后的一击,大明百姓困于赋税沉积已久实难回天,就象是一头不堪重负的骆驼,辽饷不过是最后的一根稻草。”黄宗羲大声的说道:“这一切在太祖皇帝制定税制时就已经注定了,我朝的税收以土地税为主,虽然税则至轻,征收时多以收取谷米及布匹为主。这税虽轻,可赋却名目众多。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5965/59195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