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风云史(小谢哥哥) > 第18章:谈成

第18章:谈成


“好,郑龙王,数量太大,短时间内很难‘交’货,我看商船每年10艘,支援战舰每年4艘,护卫战舰每年1艘,巡洋战舰两年1艘,战列战舰五年1艘,10年内‘交’割完毕,每一艘开工建造时支付三分之一的订金,郑大人可以每个季度派人检查进度,并按照进度支付造价。-”

        土豪啊,超级土豪啊,卖给新华海军的要价只有郑芝龙的一半,不过这些武器都是郑芝龙‘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东西,估计三东船厂可以赚取186万两,每年18.6万,这些战舰列装完毕后,实力要超过目前的新华舰队,看来不单要扩大海军舰队,还要将船厂的造船能力扩大一倍,每年至少要能建造25000吨位的商船,7000吨位的战舰。

        卞为鸾早就做好规划,新华舰队至少要等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其它一切海军舰队的总和,才能获得劳劳的两大洋制海权,估计现在两大洋的舰队也不会超过荷兰、英格兰、西班牙其中一国的海军实力。

        “部堂大人,在福建那边,我有几个造船作坊,无论江船、海船、福船、广船,我都能制造,但无法建造西洋帆船,因此我要求与部堂大人合作建造西洋帆船,股份一人一半。”

        明朝建国之初,造船业十分发达,但大船都是由官方的船厂制造,‘私’人作坊一般只能造小船。但后来实行海禁,所有造船厂都不得制造双桅以上的船只,也不许‘私’人造船。但到了明朝中后期,朝廷管理松懈,加上海上贸易越来越发达,林凤、汪直、徐海这些亦盗亦商的海上势力根本就无视朝廷的禁令,而海禁也是名存实亡。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私’人造船作坊又发展起来,而且他们也敢无视朝廷禁令,制造两桅以上的大船,因此在明朝晚期,民间的造船业反到要比官方的发达。郑芝龙开的造船作坊就属于这种情况。

        卞为鸾考虑了片刻,答应了郑芝龙的要求:“我只能答应商船,战舰属于军事机密,我无法答应,郑大人负责出人,我负责出地方和船厂,就在基隆,离福建也很近,启动资金你我各一半,管理、收益各一半,计划可以每年建造12000吨的商船,至于战舰怎么建造,郑大人可以慢慢揣摩。”

        “部堂大人爽快,下官多谢部堂大人。”

        “呵呵,郑龙王在七年前吃了我的二十万,现在也该到了吐出来的时候。”

        “多有得罪,没想到部堂大人宽宏大量,三十万,十万算是我给部堂的赔礼。”

        “呵呵,郑大人在笨港有多少汉人?”卞为鸾知道这些人还要向郑芝龙缴纳地租,虽然他们已经被荷兰人统治。

        “部堂,大约三万。”

        “三十万换你的三万人和地租,此外,不得与荷兰联合,新华舰队保证不针对郑大人。”

        “好,下官要求能够进行陆军武器贸易。”

        没问题之后两大势力基本解决了双方之间的一切重大问题,卞为鸾轻轻一拍手,只见从宴会厅外,进来一队军人,在最前面的,是由四名从人抬着一个大‘门’板样的物品,但用一块大布‘蒙’盖,其他人手里的物品也用布匹‘蒙’着,不知上面放的是什么东西。

        郑芝龙也不禁好奇,道:“部堂,这是什么?”

        卞为鸾微微一笑,又轻轻一挥手,只见一个从人扯下大布,将‘门’板竖了起来。郑芝龙也不禁啊了一声,忍不住站起身来。不由得起身走了过去,仔细看着,目不转睛。

        出现在郑芝龙面前的,原来是一块高可过人的大玻璃,其实这面玻璃的实际尺寸是两米高,一米宽,外用木雕刻‘花’包边,这是目前玻璃厂里能够生产出的最大尺寸平板玻璃,不要说是在亚州,就是放眼这时的全世界,恐怕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块玻璃了,只是卞为鸾也没有办法生产玻璃镜子。

        卞为鸾笑道:“郑龙王,些许薄礼,不诚敬意,还请万望笑纳。”

        郑芝龙当然知道玻璃的价格,像这样大的一面玻璃,价格至少在千两白银以上,如果被某个富贵之家看中,就是卖到万两白银,也不是不可能的。

        卞为鸾能制造出来这样的好货,居然一挥手就送给自己了,因此郑芝龙也不禁道:“部堂大人,这礼实在太厚了,芝龙受之有愧。”

        卞为鸾摇了摇头,笑道:“龙王只管放心收下,这样的玻璃其实十分便宜,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如果有兴趣,要多少有多少,价格好商量。”

        虽然郑芝龙自觉得对卞为鸾出人意料的地方己经有了免疫力,但听了这话之后,还是禁不住又吃了一惊,心中大跳,道:“这真是部堂自己制造出来的吗?”

        卞为鸾笑着点了点头,同时又挥了挥手,其他人也都将‘蒙’布揭开,只见全是各种尺寸的玻璃,一共有十余面,其中最小的也有一米见方。另外还有十余个造型各异的玻璃器皿。

        也看得郑芝龙眼‘花’缭‘乱’,又仔细观看,确定制做水平决不输于欧州的产品,心里也完全相信,卞为鸾确实是掌握了制做玻璃的方法,同时也明白,啇毅是想用镜子和自己‘交’换势力划分。

        但对郑芝龙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他当然知道玻璃器皿在任何地方都是抢手货,根本不愁销路,如果卞为鸾能给自己提供充足的货源,那么海外贸易分一部份给他,也不算吃亏。

        卞为鸾为了对付郑芝龙,可是做了‘精’心的准备,像他展示军威是第一步,而用言语相‘激’是第二步,当然仅靠这两点就能说服郑芝龙让出海外贸易权当然是不可能的,还必须让郑芝龙得到充份的利益,而一系列合作无疑就是能够打动郑芝龙的最好东西。

        双方各有所需,又能各取所得,那么接下来的事实就好办多了,因此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势力划分按照卞为鸾说的第一种方法,台湾海峡以澎湖群岛为界限,以西包括澎湖群岛,属于郑芝龙,以东为新华国所有。

        同时也允许新华国在郑芝龙的势力范围内进行移民活动。

        而郑芝龙取得的利益还有卞为鸾每个月向郑芝龙提供六百面这种大小的平板玻璃,其中至少要有一面像刚才郑芝龙所见最大尺寸的玻璃镜,另外还有五千件玻璃器皿,价格保证只有市价的一半。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5965/59195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